前一阵子和朋友聊天:
她吐槽让孩子学钢琴完完全全就是个错误。
“没学琴之前作业都不好好写,开始学琴之后写作业更拖沓了。”
他们家这个小家伙感觉是有点不太靠谱,父母很宽松不说,也没有什么特别高的过级要求。
练琴仅仅是为了提高他的音乐欣赏能力,也从未想过让孩子以此为特长。
估计绝大部分的家长都会认为是脑子进水了。
花了一大笔学钢琴的费用,却不要求他过级。
别家孩子天天保证1、2小时的练琴时间,他们家里这位祖宗一个星期估计也就2小时。
不是管得不严,是作业没完成,没时间练。
她现在都怀疑是否是孩子对练琴失去了兴趣导致,孩子故意写作业拖沓来逃避练琴。
一。
四五岁学琴的优势之一,在于孩子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练琴之中。
而对于开始上学的琴童来说,一个赤裸裸的现实放在面前:
学业和琴业,到底该如何平衡?
一边是老师布置的必须要完成的作业,一边是每天雷打不动的一到两小时练琴时间。
真的有如此精力全部将它们做好吗?
中国应试教育让百分之九十的孩子完全淹没在了写作业的海洋里。
大多数孩子都有着共同的学习模式——放学回来,先写作业,写完这门,还有那门。
遇到考试将近,试卷一份一份接个不停。
光是写作业写到晚上十一二点也是正常的...
虽然学音乐可以培养坚毅的品质、可以提升音乐素养、培养孩子的艺术气质……
可在山一样的作业面前,统统都很难实现。
这就是中国孩子和琴童父母面临的赤裸现实。
同样,对音乐老师们来说,最惋惜的也是孩子们因为学业而半途放弃学琴。
特别是很多孩子,明明还喜欢学琴,却迫于“没时间练琴”而半途而废。
彼得·维斯特巴卡是风靡一时,让人欲罢不能的手机游戏“愤怒的小鸟”的幕后关键研发人员之一。
他表示“中国大陆、香港和广大亚洲地区的教育都有着很长的上课时间及成堆的作业,我认为这会扼杀主动性和创造力”。
最后维斯特巴卡给出的结论是:少上点学,少布置点作业。
二。
学业和琴业真的不能平衡吗?
答案是否定的!
当我们还在感叹音乐和学业不可兼得的时候,4名来自成都的高三学生推出了自己的原创专辑,其中两名还保送了北京大学。
这张名为《β静海》的专辑,从写词、谱曲,到编曲、录制均由4名高中生完成。
专辑筹备期间,其中的两名学生还拿下全国生物奥林匹克赛金奖,保送北大。
一边备战奥赛,一边写专辑,当被问及“如何平衡学习与创作”时,二人均表示:学习和音乐并不冲突!
只要有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音乐不仅不影响学习,还能让课外的生活绚丽多彩!
其实真实的数据显示,小学阶段是学琴的黄金年龄,但也是孩子容易放弃学琴的一个高峰段。
如果能熬过小学阶段,未来无论学业和工作多忙都会坚持学琴。
上了小学却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时间去练琴了,往往是家长在这个阶段没有帮助孩子掌控好自己的时间!
要知道,年纪小的孩童对于时间的掌控能力是比较弱的。
做事拖拉磨蹭,是导致学习效率和生活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也是因此原因,让他们的生活完全被学业所压倒。
举个例子,同一班级的学生,有一位为了课后练琴,作业在学校就抓紧时间完成了。
所以不但有时间练琴,还有时间锻炼身体和看课外书。
可还有一位小朋友,据说完成作业就要到十点多,更别提练琴了。
家长舍不得放弃学琴,又着急心疼孩子,学习到了一个瓶颈期,犹豫是否应该放弃。
后来,孩子的音乐老师与家长进行协商,做了如下调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下了学让孩子先练琴,再完成学校作业。
因为学校作业完不成第二天要遭到批评,所以孩子一定会完成。
但如果次序相反,孩子很可能磨磨蹭蹭做好学校作业,就不会练琴了。
即便头几天这样调整后,孩子做作业可能会拖到更晚。
家长也应该狠下心肠不要去管他,让他体会到时间的紧迫从而自发地加快自己的动作。
这一措施看起来“心狠”,但是对于动作磨蹭的孩子很有效果。
其次,对于无意义的作业和活动,家长要和孩子商量,做一些适当的取舍。
三。
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我们宝贵的时间也应该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我常对学生和家长说:
如果学琴对你很重要,就要多花一些时间在上面,要放弃一些无意义的活动;
相反如果学琴对孩子不重要,那就干脆让孩子放弃学琴,把时间投入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去。
千万不要什么都想摸两下,却什么都做不好。
你可以尝试给孩子设定一个练习时限,例如每次练习不得超过四十五分钟。
时间有限的时候,练琴不得不讲方法,集中注意力,这样反而收效大。
而且一般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只能是四十五分钟左右。
超过这个时间再强迫他们演奏,一般就已经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状态了。
在曲目较多确实需要更多的练琴时间时,也不要打破这个“四十五分钟原则”。
可以改成每天两节或者三节的练琴时间,每次四十五分钟即可。
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只是提升练习效率的小窍门,其实最重要的是琴童家长如何陪孩子练琴。
我们大家都知道其实大部分琴爸、琴妈是不懂音乐知识的。
所以他们在孩子练习的过程中并不能有效的指导孩子练习,完成纠错。
只能“将错就错”,等到下次上课时让主课老师纠正孩子的错误,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练习成本。
毕竟主课老师不可能随时随地陪孩子练琴。
其实对孩子的管教就像手中的沙子,抓的太紧,就会适得其反。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厌琴、进度慢责任可能在家长。
错误教学方式,错误陪练态度,往往把孩子引向了错误的方向,消磨了孩子的学琴性质。
你肯定不会想让你的失误,成为孩子的钢琴白练了的原因。
其实现在自己亲力亲为陪练已经OUT了。
周末天不见亮就要爬起来送孩子学琴的话,就太跟不上时代了。
四处奔波,花高昂的价格给孩子找乐器陪练,还要担心老师是否有能力,是否用心在陪练。不如尝试一下线上1对1的陪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