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音乐学院部分学生赴宁夏等地进行采风实践,学习与考察当地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与传承,挖掘传统民族乐器的潜力,探索通过专业手段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
挖掘丝路重镇的千年口弦
被称为“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西北腹地,位于古“丝绸之路”沿线。当地的传统音乐在回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与其他民族音乐文化相互交流、吸收、融合、兼容并蓄。
宁夏回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与文化活动中,传承了宁夏传统与西北边塞的器乐音乐。其中,口弦是宁夏当地回族妇女特别喜爱的一种用来交流的娱乐性乐器。它是一种簧振体鸣乐器,在中国古代称之为“簧”。口弦是一种古老而多见的“世界性”民间乐器,其分布范围广及亚洲、非洲、欧洲各国以及太平洋各岛屿,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口弦大都有着相似的形制类别和使用方法。中国的口弦分布很广,约有近30个民族都曾使用或仍在使用口弦。宁夏回族口弦具有悠久的历史,兴起于宋元时期。
非遗传承人安宇歌在制作口弦
在宁夏“回响民族乐器工作室”,上音学生学习了口弦的历史、传承与发展。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项目回族民间乐器口弦代表性传承人安宇歌是“安氏口弦”第二代传承人、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也是全面掌握竹口弦与铁口弦弹奏技能与手工制作的艺人。多年来,她通过演出交流、非遗进校园等多种形式,向专家学者、大中小学普及传播非遗项目。
除了古老的口弦曲,口弦还可以演奏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歌曲与流行歌曲,安宇歌与第三代传承人李旭为学生们演奏了流传已久的口弦曲《骆驼铃》,详细介绍口弦的弹奏方式。
感受到非遗传承人的执着与坚持
从“安氏口弦”第一代传承人安妮开始,就已经研究口弦的音高控制与记谱方式,并手工制作出带有定调的口弦,这些口弦大小不一、音域各不相同。李旭与母亲安宇歌共同创作出不同风格的口弦乐曲,包括口弦与回族乐器泥哇呜合作的民间音乐、口弦与中国传统乐器演奏古乐,还有口弦与吉他、手碟演奏的流行音乐。各类不同风格的音乐形式大大拓宽了口弦的演奏风格,也使回族口弦广为人知。
“这次采风让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民间艺人,使我更加了解和熟悉家乡的民族音乐,感受到了非遗传承人对音乐的执着与坚持。我希望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宣传民族音乐元素,让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走进大学校园。”上音作曲专业博士研究生刘瑞表示,回族口弦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艺术交流、碰撞、演化的载体,呈现了丰富的社会人文价值。但是,民间乐人不懂五线谱,使得很多优美的曲子不能广泛传唱,她准备帮助安宇歌完善其乐谱,以便更多人看得懂安氏创作的乐谱。
刘瑞的导师、上音作曲系教授温德青表示,采风不仅可以从作曲的角度了解音乐文化背景、民族化的音乐特征,更要了解这个乐器的发展过程以及此乐器所具有的技法,发现这个乐器的多种可能性,拓宽其性能,在创作中体现其中的特点和奥秘。并且将民间音乐和民间特殊乐器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精髓,创造性地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与创作连接起来,与创新结合起来,体现出它的现代性。
在调研中深刻了解民族音乐
上音学生在采风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口弦的音域都是在本来基音上向上加一个八度和向下加一个八度演奏,即一共两个八度,演奏者可以根据口腔舌头的位置来控制音高。不同民族口弦的特点不同——蒙古族口弦型号偏大,奏出的音乐粗旷豪爽;彝族口弦可以同时弹奏三个以上的簧片;回族口弦的风格细腻温婉。
“这些发现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回族口弦的特点。在采风过程中,我们也接触到另一个回族非遗乐器——泥哇呜,因而,积累了这两个乐器的很多音乐素材,包括演奏技法及其传承的乐曲,收获颇丰。”刘瑞说,她的想法是可以直接采用这两种回族乐曲的曲调来创作改编。口弦很早以前就出现在西方古典音乐作品中,例如,奥地利作曲家阿布雷希茨贝格于1770年创作的《E大调口弦琴、曼多拉协奏曲》。她希望尝试将口弦与西洋乐器组合,创作室内乐或者管弦乐。
上音研究生部辅导员郭倩倩介绍,暑假研究生部鼓励各专业学生在家乡附近开展采风调研活动,目前,已经有十几个不同地区的学生从音乐学、演奏、演唱、创作等多个角度开展了采风实践活动。下一步,同学们将在导师指点下对采风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及创作。新学期,研究生部将举行暑期采风实践成果汇报音乐会,将采风所得呈现到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