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笔者在业余时间积极投身中小学管弦乐团的建设,在实践中发现,中小学管弦乐团的蓬勃发展对高师管弦乐表演专业人才既提供了工作机会又提出了更高要求——后者如何改善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前者的需求?
高师毕业生获得更多机遇
随着中小学校艺术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在上海,一些由初高中学生组成的业余学生管弦乐团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除了知名的上海市老牌学生管弦乐团,如南洋模范中学管弦乐团、上海中学管弦乐团外,近年来,各个区县相继新成立了各具特色的中学生管弦乐团。可以说,上海市的中学生管弦乐团从数量上呈现井喷状态。在众多学校管弦乐团建立的基础上,2010年上海市学生管弦乐团成立,2011年由上海各学生乐团组成的“上海市学生乐团联盟”成立。上海已逐步形成了学生乐团发展的良好态势与氛围。
中小学校管弦乐团的蓬勃发展增加了对指导教师的需求数量,为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提供更多工作机会,越来越多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把眼光从职业交响乐团转向中小学校管弦乐团,特别是一些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进入中小学管弦乐团担任指导教师,表现优异。
上海中学国际部任教的宛云霄是师范大学弦乐专业出身,在带领学生进行乐队排练的过程中,他能够及时了解水平较低学生的学习进度,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和练习建议。他设立声部首席,让能力强的同学主动辅导较弱的同学,培养声部之间的情谊与默契。为了改善大部分学生容易怯场的问题,他在每次排练课结束前都会举行抽签游戏,从每一声部抽取一名学生在下次排练课前进行独奏演出。
乐队经历助力指导学生团
想胜任中小学的乐队管理者或指挥,仅具备音乐专业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与排练的过程中,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解决他们在乐队学习中遇到的多种问题,以管弦乐为桥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海中学国际部的宛云霄认为,他能够胜任学校管弦乐团的工作,得益于他在大学期间长期参加学校交响乐团的排练和演出。大学期间的独奏、重奏以及乐队的排练,可以使管弦乐专业学生的曲目量得到提升,同时,老师对于乐曲的讲解、分析、演示可以使学生对于乐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从只懂得怎么演奏提升为了解为什么这样演奏。“乐团基本素养、专业协作能力、团员之间互相的交流分工、对专业音乐术语的丰富、对各个声部的了解等,这些为将来的工作做了很好的储备,让我们在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
他分析,课堂上结合知识点的讲授,适当进行亲身示范,或使用学校曾经的演出视频进行讲解,更加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单独针对水平高的学生组建室内乐团,进一步提升音乐感悟。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的庞偲佳曾在华东师大交响乐团担任多年的演奏员,她总结,在中小学管弦乐团训练中,首先需要找到适合学生演奏的曲目;其次指导学生合适的指法、弓法;之后,就是对音乐表现以及学会看指挥手势的指导。
师范类大学普遍采用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其音乐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接触的知识面更加广泛,解决问题时能够举一反三。广大中小学用人单位对高师培养的管弦乐专业毕业生反响较好。
高师人才培养关注两短板
但是,也要客观地看到,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两大短板,即编曲与指挥能力不足。
笔者通过对多所学校调查发现,在小学高年级的乐队合排课上,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往往找不到现成的、适合大多数学生的乐曲,需要教师发挥编曲能力,将其改编为更适合学生演奏的乐曲。而绝大部分高师的音乐表演专业都没有开设编曲课程,乐团指导教师需要通过自学等方式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目前,中小学校如果希望组建乐队或已有初具规模的乐队,其选拔乐队指挥更倾向于使用本校音乐教师,因为本校音乐教师更加熟悉乐队、合唱团、舞蹈团的情况,在编曲与指挥方面也更有经验。这也为高师毕业生提出了挑战。
乐队指挥技巧和音乐创编能力与专业演奏水平一样,是中小学管弦乐团引领者和建设者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基本能力。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表演人才培养要适应基础教育的需求,就要及时弥补短板,在坚守师范大学的师范性、综合性优势的基础上,调整完善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培养出更适合中小学管弦乐团所需要的教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