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某一起谈话节目,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和知名艺术家严伯钧在一起讨论“要不要给孩子报钢琴课”。
罗振宇因为了解郎朗的故事,知道了一些音乐家童年的艰苦,其表达的观点是:我将来不会逼着我家孩子练钢琴,要让她们过上幸福的童年生活。
严伯钧听到他的回答后也“毫不留情”地回应:“不对,如果有条件,还是要培养孩子弹钢琴。你罗胖的孩子成不了钢琴家几乎是100%的。
并且补充说:“练钢琴的目标不是为了这个,而是为了赠送给孩子两个礼物,一是自律,二是灵敏度。”
看到这里,让我想到了昨天在电梯里,听邻居说她给女儿退掉钢琴课这个事情。
邻居去年给女儿报了钢琴课,还请了一对一的私教,但是上周,她给孩子申请了退课。
邻居的理由也很简单:女儿学着学着不喜欢了,自己也没指望把女儿培养成大师,更不能拿钢琴来当饭吃,就不浪费这个时间了,再说接送还挺麻烦的。
因为各种原因让孩子放弃学钢琴的家长,不在少数。
我们可能说得出一千个一万个放弃的理由,但开始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虽然现在都说教育不能太有功利性,但不代表不能没目标,目标和回报有着本质的差别,前者是受教育者的方向,后者则暗含了是双方的共同利益。
如果学钢琴的目的是为了当音乐家或拿下十级证书,那么很容易就会陷入贩卖焦虑的圈套,也让孩子“误入歧途”。
再回到前面“罗胖”和严伯钧讨论的问题上,严伯钧建议罗振宇最好还是让孩子学钢琴,他给出的理由是什么呢?
“练钢琴的目标不是为了这个,而是为了赠送给孩子两个礼物,一是自律,二是灵敏度。”
第一个礼物是自律。学琴是需要长期的自律练习才能得到成就感。这是童年最难获得的体验,也是受益一生的体验。
自律不管是作为大人还是小孩,都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少有人走的路》中有这样一句话:「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途径。」
学钢琴是一个“不知不觉”培养自律的过程。定期上课,反复读谱、背谱,需要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每日练习......每一个细节都可以帮孩子逐渐学会自律。
对于一个刚开始学钢琴的孩子来说,刚开始可能根本不能坚持一天。所以在自律的前期里,需要老师的引导和父母的监督,用“他律”的方法来引导孩子们坚持下来,等孩子们通过“他律”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后,他们会开始试着自己“主动要求自律”,最后渐渐养成自律的习惯。
自律的孩子逆商也更优秀,教育学者长期观察发现,一个孩子如果坚持学钢琴3年以上,他的逆商要超过一般的人,以后对他的人生是很有帮助的。
第二个礼物是敏感度。在钢琴上,可以培养孩子对于声音的那种细微差别的敏感。
这种敏感可以扩展到很多领域,比如,对于味道、材质、色彩、情感的细微区别的鉴别力。
在未来世界里,这是做成一切事业的基础能力,也是在私人生活中获得幸福的能力。
在学钢琴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应对力度的变化、音色的变化,以及情感上的处理,这些都对他们的敏感度有着高要求。
弹琴者要懂得听音、要会辨别相似音色中的细微差别,更要对自己弹琴时候的力度,把握的恰到好处,这就是严伯钧所说的“敏感度”。
《高敏感是种天赋》一书中提到:敏感度高的人,拥有活跃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意味着我们从外部世界接收和感知到的信息,会触发大脑里各种概念、想法并建立联结。
哥伦比亚心理学家玛格·加德纳,曾专注于研究兴趣对人的影响,她追踪了10000多名学生,观察他们从青少年到26岁的成长轨迹,最后得出结论——
那些学才艺至少两年的学生,他们成年后更容易把学业完成、毕业后更容易找到一份工作,而且薪水更高。
《毅力》作者也说:“如果我有一根魔法棒,她希望每一个孩子至少能学一门才艺。”
就像严伯钧说的那样:如果有条件,至少给孩子一次学钢琴的机会。
“成不了陈景润,一样可以学数学;做不了巴金,不影响学语文。”钢琴家刘诗昆曾幽默地讲:“如果有100个钢琴家,那钢琴家就不值钱了。他们老开音乐会,那票还卖得出去吗?”
我们熟读唐诗三百首,不是为了成为第二个李白、杜甫,但至少在看到美景时,可以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我们送孩子学钢琴,是为了给他相伴一生的礼物和品质,而不是像一个理财产品一样,要求投资回报率。
写在最后:英国的《经济学人》曾统计,中国有超4000万孩子学习钢琴,占全球总数80%,并且这个数据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加,投资机构的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中国音乐教育市场预计会达到4000多亿元规模。
在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我们希望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钢琴去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更好地成长,而不是为了成为演奏家或者一张虚无的证书,成为资本追逐之下陪跑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