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华在武汉音乐学院做题为《听觉训练——和声的练习的课题设计思维与教学理念》的学术讲座
文 | 卢旸
音乐实践依赖于听觉,无论是创作、表演,还是研究、欣赏,都离不开一副好耳朵。然而,音乐听觉能力,只有通过严格系统的训练才能获得。继《听觉训练——节奏的练习》《听觉训练——旋律的练习》之后,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李金华再率课题组撰写《听觉训练——和声的练习》,于近日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套“听觉训练”系列教材,为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听觉训练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教学用书。
和声听觉最受后天影响
很多人没经过系统训练却旋律感、节奏感超群,但是极少有人先天地和声听觉就很好。与旋律感、节奏感相比,和声感是最受后天影响的。和声听觉训练是视唱练耳教学的重中之重,训练方法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训练效果。然而,在现行视唱练耳教学中,相当多的课堂仍然缺少和声听觉训练环节,与之相关的练习大多限于对音程与和弦的听辨,缺乏基于和声学理论的和声序进,键盘和声练习则更少。已有的相关教材不多,且多集中于四部和声谱例材料形式,缺少基础练习。
2018年9月,李金华带领武汉音乐学院教师李丽娜、张望、谢轶、姚嫔等课题组成员,申报湖北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等学校音乐专业和声听觉训练教材建设与研究”,力图通过课题研究提高音乐专业本科学生视唱练耳教学质量,为高校音乐专业本科生提供高质量的系统教材。作为项目核心成果,教材《听觉训练——和声的练习》与之前出版的《听觉训练——节奏的练习》《听觉训练——旋律的练习》,共同构成了“听觉训练”系列教材。
“围绕这样一本册子面世,督促自己又把传统和声学学了一遍。”李金华说,在教材的进阶框架确定之后,课题组就开始了艰辛的课题设计创作、修改工作,工作量之大始料未及。教材中的所有谱例都由课题组成员原创。去年疫情期间,课题组坚持线上会议讨论,最终完成了所有的创作工作。武汉音乐学院教授刘永平表示,以往国内出版的视唱练耳教材内容,不论是视唱曲目还是听写材料,大多是从作曲家创作的音乐名作中遴选出来加以编著的。而这部教材的内容全部是自创,使得听觉训练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渐进性。
听觉训练对教师提出高要求
和声听觉训练不是简单地以和声为对象进行听辨。它包含了构成和声语汇的元素性环节以及不同声部数量的连接练习。《听觉训练——和声的练习》全书共56课,每课都有“音程与和弦”“音程连接”“和弦连接”“四部和声”等四个板块。其中,音程与和弦是和声语汇的元素性环节,是进行音程连接、和弦连接的前提,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既是基础,也是难点。在和声听觉训练中,音程与和弦的进阶相互依存。音程是和弦构成的基础,和弦是音程存在的和声环境。
和声听觉训练对教师提出很高要求。“教师是听觉训练的主导者和执行者。”李金华多年从事视唱练耳专业的教学和理论研究,在武汉音乐学院承担研究生和本科视唱练耳主科,及本科和附中视唱练耳公共教学等。他认为,教师应把控教学进程与进度,针对教学对象制定教学目标,在总目标下制定阶段目标,并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和声听觉训练中发现学生遇到的难点,通过有效方法解决问题,是每一位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作者在《听觉训练——和声的练习》中为训练提供“键盘练习”“构唱练习”“移位练习”“听写练习”等学习方法。
听觉训练更重内心听觉培养
学习方法中,听写练习要求学生既抓住横向上每一个声部的运动,又感知纵向上每一个和弦的色彩与功能,进而感知整体的和声序进。听写过程由外及内,先外声部轮廓后内声部线条,纵横结合。比如,听辨四部和声连接时,第一步听写男低音声部,确立和声基本功能;第二步听写女高音声部,完成外声部框架,和声语汇基本清晰;第三步听写女中音声部,和声语汇进一步明了;第四步听写男高音声部,完善和声标记。“听写男高音声部是最困难的,它既没有外声部的旋律个性,也没有女中音声部明亮,不易抓住其线条。此时需要‘纵横结合’听辨,要有坚实的和声学理论基础做支撑,对音响提前预感。”李金华说,听写练习中的谱例一定要唱出来,尤其多声部演唱是最好的体验和声进行的方式。
听写是最能体现学生听觉综合能力的手段。但是,仅仅以听写测评为依据,评价和声听觉训练效果是不客观的,容易进入“重考试能力轻实践能力”的误区。李金华强调,和声听觉训练既要注重听觉水平的提高,也要注重和声内心听觉的培养。和声听觉训练中,学生需积累和声学知识,调动思维主动配合教师完成练习,最终发展和声内心听觉。将听写测评与活动中的表现评价相结合,才是准确、客观的评价方式,也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听觉训练”系列教材中的《听觉训练——节奏的练习》《听觉训练——旋律的练习》分别于2016年、2018年出版,每部教材各56课,教材之间横向关联。为了便于自学,每册教材的练习都录制了音频,读者扫码收听。所有音频均采用人声诵读与钢琴演奏两种方式录制,“虽然有可能在精准度上不如MIDI制作,但是录音者在诵读或演奏时体现的音乐是无论如何‘制作’不出来的。”李金华希望,读者课后使用这套教材时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比如,认真阅读每课文字提示,完成每课练习后再对照答案,听辨时限制音频播放次数等,最终获得音乐听觉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