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实两个多月了,孩子和家长还在适应中。
然而,近日教育部传来了新消息,“双减”的同时推动“双增”。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表示,在“双减”落实落细落到实处的同时,也要增加学生在体育、美育方面活动、锻炼和培训的机会,这是为了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时代在变迁,教育一直在变化。
但无论如何变化,教育的目的,始终是培养健全的人格。
“教育”二字,包含着“教”与“育”。老师负责用心教书,家长负责潜心育人。
李镇西校长说过:“学校教育无论多么重要,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
在教育路上,家长永远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教育孩子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离不开父母的奋力托举。
父母有多狠,孩子就有多优秀。
惯子如杀子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清华教授说过:“孩子的胃口是喂出来的,孩子的脾气是带出来的,孩子的无耻是百般迁就溺爱出来的。”
为人父母爱孩子,这没错,但爱子无度却是一把“利刃”。
在这把“利刃”之下,有多少孩子将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
古语有云: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惯儿如杀子。
在溺爱教育下的孩子,是无法成长的,永远无法成为自由飞翔的蝴蝶。
溺爱是一种毁灭性的教育方式,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爱。
为人父母需谨记,可以爱孩子但请不要溺爱孩子。
孩子的成长需要放开双手坚强勇敢,而不是退缩与依赖的牵手。
吃管教的苦
父母狠心,孩子三观正确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管是爱,放纵是害。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说:“孩子不是成年人,必须管教。我们要告诉孩子,犯了错误就要付出代价。一味地以爱的名义让步,这是对孩子最大的不负责任。今天打不得,骂不得,甚至一个眼神都不行,明天他没准就能去杀人。”
校园之外没有温室,长大之后没有儿戏。
与其等孩子将来被社会毒打,不如从小就严格教育孩子。
家长始终要记住,父母管教孩子,其实就是在帮孩子修剪掉性格中以及行为上的缺点,树立孩子正确的三观。
在教育路上,请家长要做一个“狠人”,不要因心疼孩子而任由放纵。
好孩子都是管出来的。
吃读书的苦
父母狠心,孩子学会坚持
在“双减”政策之后,有一股懈怠之风在孩子之间扩散,没有了作业和考试的压力,越来越多孩子开始放任自己,沉迷于手机,懒得学习。
不用主动去吃学习的苦,想干嘛就干嘛,这很爽,可爽快过后是成绩的滑坡。
世界上任何选择都是有代价的,现在不愿吃读书的苦,长大就要吃生活的苦。
十年后,那些混日子、不曾坚持、糊弄学习的孩子,将会受到社会的狠狠惩罚。
这个社会很残酷,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没有官二代靠山,没有富二代富有,唯一的出路就是多读书,多学习。
读书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公平、最给人希望的一条路。
在孩子偷懒、不想学的时候,一定要狠心逼孩子一把,引导和督促孩子学会坚持。
吃劳动的苦
父母狠心,孩子学会独立
“德智体美劳”,“劳”虽然排在最后一位,但不可否认其重要性。
劳动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而做家务就是其中一项很好的劳动教育。
奥巴马曾为孩子定制了9条家规,其中4条都提及了做家务:一定要自己铺床,帮父母分担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保持玩具房的干净。
诺贝尔物理获得者、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也曾说过:“很难想象那些只会念书,连煎蛋、煮蛋都不会的孩子,会懂得怎么做实验。”
从小做家务的孩子,更独立有责任感,将来更优秀。
身为父母应该学会让孩子去吃家务劳动的苦,甚至是要引导孩子爱上劳动。
孩子进一步,大人退一步,这就叫成长。
吃运动的苦
父母狠心,孩子内心充盈
国家教育部要求,中小学生每天要有2小时的体育锻炼,每天累计至少1个小时中等强度及以上的运动,培养终身运动的习惯。
有专家甚至说:会运动,才是孩子一生最强大的软实力。
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安吉拉·达科沃斯曾做了深入的调查,把运动给孩子带来的好处总结为三大方面:善于控制情绪、不抱怨现状,专注力强。
运动不仅带给了孩子一副强健的体格,也带给了孩子一个充盈的内心,塑造了孩子完整健全的人格。
永远不要因为学习而让孩子放弃运动,运动带来的好处真的可以改变孩子一生。
运动和不运动的孩子,十年后一定是过着截然不同的人生。
吃规则的苦
父母狠心,孩子懂得自律
稻盛和夫说:“很多家长把不守规矩当作活泼可爱,把不守规矩当作独立自主,这种家长和孩子都需要教育。”
人的自由不是无拘无束的散漫,而是要在一定的规则范围内活动。
如若不吃遵守规则的苦,就要承担不守规则的后果。
未来的社会除了父母,没有哪个人会包容孩子的任性和为所欲为。我行我素,做事不讲规则的孩子,必定会撞得头破血流。
遵守规则的过程,被束缚如同受苦,却是家长给孩子最好的保护。
教孩子守规则,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是为人父母最基本的职责。
规则之下才有真正的自由,越是懂得这个道理的孩子,越具备高度的自律,才会拥有更宽广的未来。
吃失败的苦
父母狠心,孩子积极乐观
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完美无缺,容不得孩子身上的缺点,看不得孩子失败。
于是,孩子惧怕失败,恐惧比赛,不敢参加考试。而在这样心态下的孩子,不可能会进步,更不用说将来在人生中迎风破浪。
一个害怕失败的孩子,经不起一丁点儿挫折,做事只会消极悲观。
但是,人的一生中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也不是事事都能成功,失败是常有的事。
特斯拉电动汽车的发明人伊隆·马斯克说:“谁喜欢失败呢?失败是可怕的。但如果你毫无风险,就意味着你不过是在做一件稀松平常的事。”
爱孩子,就要让他吃失败的苦,因为每一次失败都是成功的伏笔,只有经得起失败考验的人,才能经受住更多的狂风暴雨。
吴京说:“我从不害怕从头开始。”家长要引导孩子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失败,树立正确的输赢观。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父母以身作则,孩子一定不错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叶圣陶老先生看来,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优秀的孩子有着良好的习惯。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对孩子习惯的培养,孩子的习惯源于父母的以身作则。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
父母要严于律己,给孩子做好榜样,培养孩子做事有计划、做事专心致志、遵守时间、学会反思、生活有规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坚持课外阅读等良好习惯。
什么样的教育,就养育出什么样的孩子。
想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父母就要做出表率。
父母以身作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写在最后:
没有哪个父母真正舍得让孩子吃苦,可我们保护不了孩子一辈子。
孩子不可能是永远依赖父母的孩子,父母也总有一天会退出孩子的生活,他们终将独自去面对这个世界。
现在不狠心逼孩子学会“72变”,将来谁帮他挡“81难”?
有远见的父母,都要狠得下心肠。
教育需要严格且坚定的力量,只有狠心地管教,孩子才能真正成器。
在“双减”、“双增”政策下,父母更要学会主动担负对孩子的正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