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这篇的访谈深度比之前高很多,经过细心的整理,特意给大家呈现出来。
也希望能给到大家专业性的启发和建议。
同时管沧老师的回答也相对较多,希望大家能认真看,也不枉小编我细心整理啦!
可可
管沧老师,您是如何看待演奏和教学之间的关系?
管沧
首先,演奏和教学是非常不一样的。一个优秀的演奏者并不必然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者。一个优秀的演奏者是许多的因素造就的,包括音乐天赋、生理条件、理解力和悟性、勤奋、性格、专注力、教育程度等等。作为演奏者,有时候我们自己很难意识到自己具备些什么样的素质,在自身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也较少会关注其中的机理,一些东西我们按部就班就自然达到了,而另一些则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总的来说,我们处理的是自己。
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处理的对象及其情况就复杂得多了。我们会想当然地根据自己的经历设立公式,做了A和B,就理应达到C。然而现实是,没有一个学生可以完全沿着我们自身的路径就达到我们的演奏程度。我初期的教学经历就曾令我彷徨,学生们做了我曾做的,却没能达到我预期的效果,因为这个公式中存在太多的变量,这些变量就是学生千差万别的个人条件。
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是,让所有学生在自身条件各异的前提下,都能够有最大程度的提高,而不是去碰那个跟自己条件最近似的学生然后加以培养。教学的挑战在于,不管我们自己是否做到了,我们必须让学生能够做到。这就需要大量的思考、实验和总结,要因材施教。其中难免会有挫败,当你面对那种挫败时,心情是很难受的。但回想起来,我也是在享受这种挫折,因为这不仅激发我去观察和思考,去寻找每个问题的机理,同时你会去反观自己,是否在科学地练习?有没有忽略什么要点?是否有其他的可能性?简言之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相长。每次帮学生解决一个难题,受益的不仅是学生,还包括我自己。
在很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从学生身上学到了许多,他们是我很宝贵的财富。因此,我通常会保持一定的教学量,这对自身演奏是很好的支撑。但注意,是一定的教学量,如果你一周教40小时的课,那剩下的时间你只想靠在沙发上打开一罐啤酒,让乐器尽量远离你的视线。平衡是很重要的,艺术家需要给自己留出足够的空间。
我猜管沧老师是不是在想,不要弹错!
可可
那您也会和同行一起探讨教学吗?
管沧
我喜欢和自己的音乐家朋友们一起聊教学。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少,尤其是从事其他器乐门类的朋友们。以前和歌唱家或提琴家一起合作时,我才真正意识到什么是音乐的呼吸,如何去塑造音乐的线条;和键盘乐手交流时,我才更深刻地理解到和声或对位的构架。那天我和日本小提琴家五岛龙先生在一起,他示范了一套小提琴的换把训练方法,很是让我开了眼界,我顿时意识到这和吉他的换把是相通的,我当天回到家里就拿起琴开始试验,结果很令人欣喜。我的前同事,钢琴家Angela Cholakyan教授关于钢琴手位的理念,也给过我许多的启示。你从中发现器乐教学的许多共性,也能从中吸取很多养料,产生不少灵感。你必须从一个更广阔的维度去观察和思考器乐教学,而不是单纯关注自己的乐器。
可可
您看您学了这么久了,那您在吉他演奏上的追求是什么呢?
管沧
我总结起来大概就是诗意吧。古典吉他是个很特别的乐器,它兼具弦乐器的歌唱性和键盘乐器的织体表现能力,同时又具有丰富的色彩,但这些都无法做到极致。论歌唱性,它无法像提琴那样有延绵不断的线条;论织体,它无法媲美钢琴饱满的和声以及多声部复调的完整性;论色彩,它比不了管弦乐团的绚丽。也就是说,古典吉他似乎拥有一切,但仅仅是在一个相对小的维度里。这就是奇妙的地方了,演奏古典吉他实际上是在用有限的素材来展现很广阔的意象。它让你仿佛听到了歌唱,但它不是人声;它让你联想到一个乐团,但它不是乐团里的任何一件乐器…它可以唤起一切,但它实际又不等同于一切,它就是一把吉他而已。这就像诗歌,简短的几行文字,却蕴含着无限的空间和意象。这种诗意恰恰是古典吉他演奏最困难的地方。拨动的几个音符其实是各自独立相互断开的,却要让人听起来如悠扬的声线一般;琴弦之间、不同触弦之间音色搭配,却让人感觉仿佛在欣赏油画一般。
这不仅要求我们具备扎实的演奏机能,同时要求我们去开掘许多声音的可能性、理解声音间内在的抽象关系,并有效地去组合和构建。这意味着,你必须付出更多的艰辛,从想象、探索到掌握,再到最后的构建,而不是简单地把音符照着乐谱演奏出来。这个过程是一种历险,是折磨的,你付出了许多却不知会有什么回报,但哪怕就那一点点的回报所带来的美妙也让你觉得这是值得的。艺术家需要一点“作死”的精神。这可能听起来有点玄,那么回到实际的层面,就如我曾经所说,演奏古典吉他时,如果无法展现出声乐般的线条和斑斓的色彩,那吉他和曼陀林又有什么区别呢?后来我一个朋友补充道,曼陀林的声音还比吉他大!
可可
最近您是怎么看古典音乐欣赏的?
管沧
音乐不是文字,但可以伸展到语言文字不可触及的地方。音乐本身只是有形式声音的组合。通过一种抽象的关系来唤起我们的感知。国内有很深的标题音乐传统,一旦脱离了标题,许多听众就不知道该如何去理解音乐。标题是个好东西,它可以引导听众,但同时也局限了听众的想象力和感知力。
音乐本身不说明什么东西,它只是唤起。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我们才能从标题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对于爱好者来讲,他们不需要过多地去琢磨音乐到底说了什么,而是去感受。我记得有人问毕加索,你的画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看不懂。毕加索反问他,鸟儿的歌唱你听得懂意思吗?可是它美不美呢?你难道不喜欢听吗?…音乐也是如此,一段美妙的旋律让你很舒畅,这就足够了,剩下的空间是留给听众自己的,你可以有很多种解读。这才是有趣的地方。
我觉得古典音乐难以接受还有很大的原因在于当下的欣赏习惯。想象一两百年前,人们的业余生活和当下相比是非常单调的,听音乐是业余生活重要的内容之一。也就是说,听音乐是相对专注的。那时的作品也是为专注的聆听方式创作的,乐曲的发展有很强的叙事性,或是结构上有很严谨的逻辑,就好像在看一部电影。
而当下,我们问问自己,一周有多少时间是在专注地听音乐的?音乐更多地成为了一种情绪的背景,把你带入一种情境。它不再是审美对象,而是衬托,就像餐桌上的蜡烛。流行音乐或轻音乐就是为这样的状态创作的。
为什么很多流行音乐选用节奏强烈的舞曲为体裁?因为这些重复的节奏提供了一种烘托,你不需要集中注意力去感知这里面发生了什么,它一直都在那儿反反复复。就好像电视剧,为什么拍上百集?专注的人会觉得很拖沓,但是我们想象,当你在边做饭边看电视的时候,你需要的就是电视剧。这边电视里一对恋人在山盟海誓,你发现厨房煲的汤该加盐了,你离开电视,去放盐、再尝一尝,再加点香料,然后回到电视旁,里面的恋人还在继续山盟海誓。你没有错失什么。
但如果换成勃拉姆斯的交响曲,你离开了3分钟,回来你就不知道发生过什么了。如果换成韦伯恩的管弦乐作品,10秒钟的走神你就基本错失了全部。当你无法把音乐作为审美对象去专注欣赏的时候,这种音乐对你而言就没有意义。反而麦当娜会更好。就曾有人问:莫扎特和麦当娜,哪个的音乐更好?这个问题本身很愚蠢,这两人的作品创作路数就不一样,一个是给专注的听众的,一个是给打酱油的听众的。就好像问坦克和潜水艇哪个好。这种问题你无法回答。如果我今天在厨房切菜,我当然选麦当娜,因为在此时听莫扎特没有任何意义。
再次把这句话,送个大家!
正因折磨,所以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