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懿芳访谈

发布时间:2022/1/1 16:38:36 来源:沈阳学吉他 发布:刘巍 阅读:


封:请你说说学习古典吉他的历程,从接触到至今,有什么机缘,老师们给了哪些影响?


柯:我从小学钢琴,对于练琴弹琴这件事情我知道自己是喜欢的,在钢琴老师的引导下,我国三开始学古典吉他。我的钢琴老师,培养了我很多重要观念:乐理、视谱、听写、背谱,弹琴一定要用节拍器,遇到考试也不能请假(笑),这些都帮助我在古典吉他的学习,打下稳固基础。


我第一位吉他老师,是方铭健老师,吉他的基本技巧,与整个学习脉络,都帮我架出轮廓,我很感谢他。大学时期,从美国完成博士学位的罗文赐老师,当时在辅大室内乐的课程,让我获益良多,老师不藏私,好坏都直讲,让我自信心受了不小打击(大笑),但也因为他,我的吉他技艺提升了档次,也加深我到国外学习的想法。到了美国印第安那州博尔州立大学 (Ball State University),我的指导教授Paul Reilly,更是从做人处事上,与古典吉他融合。比如,他早上六点一定到琴房开始练习、仔细纪录我的学期曲目,而帮助最大的,是关于教学。我在美国是拿教学的奖助学金,每周大约十五至二十小时的教课时数,Paul在其中一个学期的教学指导课中,让我观课,也指导我教课,使我日后教学上,更稳固且确实。人生中有一位好老师已经是幸运,那我想真的是好运过了头。


封:我离开学校后几年,我的教授就退休了,在学问上,我天资不高,吸收不多,但在学问以外方面,对我启迪颇多、帮助颇多,令我一生感恩难忘,回首之余,仍略有遗憾。遗憾未再见面,却反偶有通信。


除了遇到好老师的幸运,更幸运的是,Paul Reilly常来台湾。在你回国后,教学上的难题,是否仍会寻求教授意见?不一定是知识上的,很多时候,只是需要一个精神指引。


柯:这倒还好,我相信人与人的缘分是有阶段性的。不过毕业后,某年Paul来台湾演出,他说想坐缆车,我们在猫空茶馆观景,喝啤酒聊天,那时候面临工作上低潮,他一句:他懂我的难处,我就在他面前爆哭。哈哈,其实不觉得要汲取更多知识,只是需要一个能懂自己的人。


封:你每天练多少琴?如何安排练习的项目?


柯:这是常被问到的问题(笑)。现代人生活忙碌,尤其我通勤时间很高,真的无法天天练习。我给自己的弹性,是一周至少练习五天。手指之外,我会排时间看tonebase的影片,或是在Udemy上音乐理论课,这些都是我吉他音乐的养份。假设我今天有一小时的练习时间,我会练习音阶、琶音,圆滑音等技巧,之后我会决定我这次练琴的目的:新练哪个段落、优化哪首曲子,基本上不做的事情,就是随便走曲子。一坐下来,就要知道今天的目标是什么,时间不用长,不然坐久了对身体也不好。


封:你如何消化一首曲子,过程与准备有哪些,以致最后确立自己的诠释?或是在练琴中,你最看重哪些东西?


柯:与一首曲子的相遇,一开始是根据音乐样貌,凭藉理性思考,决定指法。第二部分,是将曲子的完成度达到七成或八成,第三部分是放着(干式熟成的概念吗),改弹其他曲目。很奇妙的是,通常一首曲子放了两周或一个月,再回去接触,我会出现新的想法,在诠释上也会更为纯熟,音乐表现更完整。我不是很能明白很会长白头发的这颗脑袋是怎么运作,但这方式在我身上有用,而且若有音乐会演出,就更有用了!


若真要说我最看重一首曲子的哪个部分,我会说是:我如何看待这首曲子。一首曲子怎么弹,那个音乐的模样,一直都是我演奏的核心。


封:我完全认同,我总提醒自己,弹奏每个音,都必须确认要表达什么,这都连结了技术与音乐性。但当你把曲子放着,是完全不理、不想、不弹,还是单纯避免高度思维运作下的倦怠? 


柯:我个人一早起来时,脑子常常会有吉他相关的想法,我Youtube影片的主题,很多都是这样的灵光乍现。所以表面上是完全不弹,但其实脑子中,应该还是不断消化与反刍。


封:什么时期的曲子,是你最喜欢的?或是哪位作曲家,给你影响最大,有哪些方面?


柯:我喜欢稍微现代的曲目,尤其是会弹吉他的作曲家的作品,像是Roland Dyens、 Leo Brouwer以及Sérgio Assad,这些曲子通常表现力强,而且剖析音乐架构与语法对我而言也比较直观。我也喜欢很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或一些抒情小品,这些音乐很纾压,可以让我专注其中。


在教学上,我喜欢索尔(Fernando Sor)的曲子。我在美国第一场独奏会时,有一位理论作曲的老师,听完我弹索尔,特别过来跟我说他多喜欢我弹这首曲子。我才惊觉,有些事情终究有喜欢跟适合的差别,他不见得是我最喜欢,但他适合我。尤其这几年,也是在所谓教学相长的过程,更发现索尔音乐对于吉他学习者,是多么重要的作曲家,推荐给大家。


封:我已经有你的第一张专辑,我认为第二张,应该录索尔的作品。小原圣子说:“吉他是什么乐器呢?如果这样问,我会说是为了演奏索尔和泰雷嘉( Francisco Tárrega)而存在的乐器。”如果你适合,希望你多弹。


柯:哈哈哈,第二张专辑已经被敲碗很久,距离要迈出这一步不知道为何停滞许久,欢迎大家给我建议。


封:依据这些年教学与担任评审的经验,你觉得现代新一辈吉他表演者,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是有别以往的?并且,有哪些特质,是逐渐失去的?


柯:我觉得现在吉他表演者的技巧越来越好,这跟吉他教育越来越完善应该有关联,再加上网路加持,只要有心,不可能找不到老师在吉他学习这条路上一同前行,这真的是非常好的环境。逐渐在失去的,我觉得是现代人的通病,就是是“耐心”,或是很容易分心。文章太长,或是影片太长,很多人都直接不看,不然就是快转。不过学音乐,就是很花时间的事情,毕竟它是时间的艺术,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好好的花时间,跟自己相处,与音乐认识。


封:对于艺术,永远都需努力,走得更远,也更了解自己。演出是音乐表现的一种形式,你如何准备音乐会,演出前有哪些调整(自己的仪式)?


柯:可不可以先回答演出后的仪式:庆功宴!一定要有宵夜跟饮料,慰劳自己。


封:饮料是含酒精的那种?


柯:用麦做的那种,有些小气泡,放在适合的玻璃杯里,看起来很漂亮,又特别好喝。另外,演出前的仪式倒是还好,但家里会很乱,像是该洗的衣服会很多,或是外卖外送不下厨(这样算仪式吗?大笑)


封:最近和你聊到了心理谘商。你如何看待一位吉他表演者的身心状态?就己取譬,比如面对群众的心理,受生活状态影响甚深等等。


柯:先分享一个我大一时发生的事情,那是我第一次上大师班。弹完后,老师说:“你有大师的架势,但果然是大一的实力。”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要站在舞台上,外在跟内在,缺一不可。但说真的,我觉得要先了解自己的个性,以前打“暗黑破坏神”(Diablo)的时候(年代久远),是无论如何都想赢,输了,修正策略再来。现在打羽球时,快输了也是告诉自己,要奋战到最后,然后找老师上课,录影修正动作。另外,面对群众时,我常常都是嫌观众不够多,哈哈哈,人太少我会不开心。上台当然会紧张,我跟我自己说:这是兴奋与期待,因为具体上来说,都是心跳加速嘛!既然要选择吉他表演,心理素质是很重要的。我也不讳言,我有固定找心理谘询的习惯,我是舞台上心脏大颗,但其实是很小颗的人。了解自己,随时调整身心状态,让我的生活保有一定的平衡。


封:你有没有建议,给有心走这条路的吉他学生?


柯:我觉得我的建议,都看起来文不对题?(但没有要改答案的意思):你愿意为它付出多少?你有多了解自己?


假设是表演,喜欢一项乐器,尤其吉他本质上是独奏乐器,但它不是唯一道路:舞台上重奏、合奏、伴奏都是可以的,喜欢是一件事,适合是一件事,再慢慢修正与调整。假设是教学,你不是要一股脑告诉别人你懂多少,你多厉害,而是对方需要什么?我要用什么样的方式他才会接纳我的建议。永远回归到:人与人的相处,人与自己的相处,这样的音乐才会动人。


封:现在,你在“台湾吉他学会”或相关领域,有许多影响力,你未来还有哪些目标,以带动环境。除此之外,自己还有哪些规划?


柯:影响力真的不敢说,只是一直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只有一件:让更多人知道古典吉他。


封:我不知道你是否是工作狂,但你完成了很多事。你录制了检定曲目的示范影片,还出版了“古典吉他视谱系列”。


柯:有些人说我是工作狂,但我觉得还好啦,毕竟这也是我喜欢的事情,喜欢的事情不就是付出?出版视谱教本,其实是一毕业回国就想做的事。如同之前所提,我不是从小学吉他的人,钢琴的学习,给了我不错的音乐基础,其中就包括视谱的练习。吉他学习者,对于视谱,通常都很恐惧,但我始终觉得,只是在初阶教学中,老师们没有特别规划这区块的练习。视谱不是要追求快,而是能否培养出稳定流畅的节奏感,而节奏又是音乐的跟本,所以才出了教本。一个人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我也无法教到所有想学吉他的人,那么网路影片就是一个“没鱼虾也好”的概念,不要让有心人士找不到学习的入口。


封:以此,你认为学吉他前,有钢琴基础更好吗?我的幼儿学生,都会先让他们在键盘上建立双手运作,还有声部概念,再学吉他,比较容易进入状况。


柯:钢琴称为乐器之王,显然有它过人之处,我也同意键盘对于多数人在观念上真的比较好理解,但生命没有什么先来后到,我先遇到了钢琴,后来我选择了吉他,然后就是现在了。


封:与其说你是吉他老师,我更认为你是个吉他音乐家。我们讨论了教育、生活,但我还想聊点关于音乐的事。比如,与其它器乐的合奏、诠释有趣的作品,或是在吉他上,导入台湾音乐元素等等,你是否有这些企图心?


柯:先谢谢你美言。企图心吗?基于多一点人认识古典吉他这个原则,我在社大开了吉他与乌克丽丽合奏团课程,也指导台北乌克丽丽合奏团(吉他与乌克合奏),我希望这样的运作模式,可以带到学校社团或是更多社区大学。我在编曲上,的确是多让乌克丽丽单音弹奏,除了好好认识五线谱,也希望旋律乐器(长笛、竖笛、小提琴或是直笛)能有机会一起合奏,因此,出合奏乐谱是有在规划的,但我能力还有限(时间有限就是能力有限的一种),希望这个念头,能持续熟成与发酵,然后让更多人更有资源可以认识吉他。


至于推广台湾音乐元素,倒是没有刻意,刚到美国,那时候大家听到Taiwan,只会以为我是越南籍,我就知道要推广的,并不限定台湾音乐元素。戴资颖因为打羽球,更多人认识台湾,我想,我只要继续做我擅长的,很多事情就会随之发生。


封:你平时有哪些消遣兴趣?


柯:打羽球,看漫画,吃!种一些园艺养一些鱼虾,感受生命的循环。


封:我记得你还有登山。


柯:哈哈,登山是采佛系,若有朋友很早就跟我说,而且基本上完全配和我这人很难乔的时间,爬完之后又有美食诱惑,我就会出门了!


封:目前你使用什么吉他和琴弦?


柯:感谢施姓学生长期无偿借我Antonio Marin, 2010年的吉他,他是我这些年无论在生活,还是事业中很重要的贵人。我手上自己用的,是美国制琴师Andy Culepper, 2020年的双面板吉他。至于弦,我是个有新品项就会喜欢买来试用的人,最近比较常用的是Sararez 510 CIP Premium/High Tension。










文章评论:

 以下是对 [柯懿芳访谈]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