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哪个更重要?| 争鸣

发布时间:2022/1/3 15:59:49 来源:沈阳学吉他 发布:刘巍 阅读:


如果单纯地问“方法”和“内容”哪个更重要?可能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认为后者更重要。但在现行的音乐教育领域,持前一个观点的人却占很大比例,这是笔者经常评审此类学位论文或期刊投稿中的最为突出印象。每年学位论文评审期间,笔者发现凡是音乐教育学科送来的论文,多是套用西方某一教学法,然后加一个副标题“以某某为例”,或“以某某为调查的分析”。这种模式化写作方式在当下不在少数。表面上看,以奥尔夫教学法(或其他的教学法)做的本地教育对象或题材的调研,像是把国外教学法灵活运用的学术行为了,但在检测之后发现,这些文章的相似程度相当高,套路化情况严重,其方法仅是方法,并没有对教育内容灵活运用。


究其原因,除了懒惰,方法运用与内容的对应性不强,应是其中的主要原因。核心的问题是:观念上认为教学的方法很重要,而内容不重要,甚至随意“拉郎配”。


奥尔夫教学法等西方体系化教学法的引入,在中国音乐教育发展中曾产生过重大影响。这些教学法生动有趣,尤其注重培养青少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之中,其学术态度与中国传统教学法相比确实具有突出优势,寓教于乐,对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培养无疑也非常有效。但单纯依赖方法而忽视内容的对应性、丰富性,再加上机械套用,最终会把教学法带入“套子”里,变得笨拙、僵化,看似生动活泼的教学效果,都是些糊弄家长、学校、社会的“假把式”,根本不会对教学内容的完成产生多大作用。


如何才能发挥西方教学法的最大效能?首先,要在观念上有所更新,方法要用到具体的内容实施中,并做相应的灵活变化,才能体现出方法的优势。如果仅局限于方法本身,甚至觉得西方方法的规范性程序不能打破,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甚至故步自封,会极大削弱方法固有的优势。


其次,要在内容的融会上下足功夫。西方的音乐教育不仅只有方法,还有其音乐技术的支撑,如演唱、演奏、合奏等,尤其多样的综合音乐表演技艺,是其方法实践的基础。音乐理论方面知识体系的丰富也是必不可少的构建,教育者实施其方法要有音乐教育史论、教学成功的案例等方面的理论参考,才能对音乐教育方法的成果转化提供支撑,其他还有通识性教育的技能与常识等,它们是通晓教育执行过程中的各环节协调之所在,也是贯彻方法的知识体系之一。也就是说,那些围绕教育教学实践的丰富内容,才是方法外衣下的内涵所在。


再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灵活运用,才能让方法的效果显现。每个教育者在运用方法时应睿智地选择地方题材、时代语汇,尤其是地方文化的符号性载体和社会思潮所需的时局主题,而不是仅仅依托奥尔夫式的教具去完成方法的特色体现。灵活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基础,趣味性则是关键,注意到身边发生的教育主题,才能使西方教学法得到内容的有效支撑。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国外教学法再好,要运用得当,要有技能为其支撑,还要灵活生动地发展它,才能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念更好地贯彻,发挥西法教育功效的最大化。










文章评论:

 以下是对 [音乐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哪个更重要?| 争鸣]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