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皮亚佐拉和探戈
他让严肃音乐流动着探戈的血液丨皮亚佐拉生日快乐!
指尖上的火焰、 “瞬间停顿的舞蹈”……
已经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文字才能够准确的描述阿根廷的国粹——探戈!!在最初时探戈很直接与生动的描绘了人类原始的争斗和性的行为,人们把真挚的情感毫无保留地体现在探戈之中,随着时光变换,探戈音乐也经历了不断的演变,但是它所蕴涵的情感不变,那美妙不可言传的律动,更加具有了一层永恒的意味。探戈也真正的成为了一种“爱”的舞蹈!不需要任何语言、任何附加,无论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当那动人的节奏响起,那原始的美丽就会在每一个有爱的人心中得以共鸣、怒放……
说起探戈历史上重量极的人物,通常只会提两个名字,一个是卡洛斯.加戴尔(Carlos Gardel),一个就是阿斯托·潘塔莱昂·皮亚佐拉(Astor Pantaleón Piazzolla)。前一个是老派探戈的代表,后一个是新潮探戈的创始。
阿斯托尔·潘塔莱昂·皮亚佐拉(Astor Pantaleón Piazzolla)于1921年3月11日在阿根廷的马德普拉塔出生,祖籍意大利普利亚大区巴里省特拉尼镇。他是家中的独子,父亲名叫维森特·诺尼诺·皮亚佐拉(Vicente Nonino Piazzolla),母亲叫亚森塔·麦维蒂(Asunta Maiwetti)。1925年3岁时,全家移居美国纽约,住在下东区的平民窟。皮亚佐拉的父亲是理发师、母亲是裁缝兼营美发师。和大多数移民一样,初到美国的皮亚佐拉家境非常一般,如果大家看过《教父》《美国往事》这些电影的话,就会知道当时移民的生活是何等的艰难。全家省吃俭用,父亲居然挤出钱来给皮亚佐拉买下一架班都诺手风琴,让他跟着贫民区里的探戈乐队学音乐,成天伴奏的就是加戴尔式的舞厅探戈。
皮亚佐拉和加戴尔曾有一面之缘。当时皮亚佐拉只有10多岁。30年代初,纽约影业开发西班牙语电影市场,力邀加戴尔出演影片《也许那天你会爱上我》(the day that you may love me)。皮亚佐拉终于有缘与偶像晤面。两代探戈大师年龄虽然相差三十多年,但身世个性颇有类似之处,皆为底层移民,街头和舞厅乐队出身,由此也可证明探戈的草根性。加戴尔很喜欢这个小伙子,让他在影片中跑龙套。该片是加戴尔最后一次银幕亮相,几个月后,他飞机失事身亡。也许在皮亚佐拉的记忆中,30年代就代表着那位如流星一般划过天际的忧郁探戈之王。
一代探戈大师加戴尔坠机去世后,皮亚佐拉从纽约回到了故土,布宜诺斯艾利斯。年轻的皮亚佐拉头脑里充满了对探戈音乐和新鲜的想法和忠诚。他开音乐会,改编探戈舞曲,接受古典音乐训练,1944年自组“46乐队”(orquesta del 46)。1954年,他为当地爱乐乐团写作交响曲,赢得赴巴黎进修的奖学金,师从布朗热(N.Boulanger)——法国音乐的宗师级人物。布朗热对阿根廷弟子演奏的探戈音乐大感兴趣。鼓励他,你不要去跟随别人,只需要一心发挥自己的特长。一年后,皮亚佐拉回国,准备大展宏图,革新探戈音乐。
皮亚佐拉对传统探戈的革新为他赢得了拥护者和反对者,传统探戈的保守派指责皮亚佐拉走得太远,甚至贬为卖艺小丑。60年代政变上台的军政府,也嫌皮亚佐拉过于前卫。于是作曲家在1974年离开祖国,定居巴黎,他二十年前曾经学习过的城市。这一走就是11年,这段岁月被人们称为“探戈流放”。也许,新潮探戈一定要像探戈舞蹈、经典探戈一样,经历命定的流放劫数。
此次流放终于结束了,而1985年时的皮亚佐拉早已是驰名遐迩的大师级人物。对他的误解和攻击,反而吸引了更多的听众去聆听他的音乐。新潮探戈已成为主流,人们对探戈的理解不再狭隘,皮亚佐拉虽然打破了舞曲格局,但维系了探戈精神,传承加戴尔,将其中的忧伤、痛苦和挣扎融入了新的载体。他在1935年和加戴尔那场短暂的邂逅,在近五十年后,重新划了一个圆圈,回到起点——1992年,作曲家接受巴黎歌剧院委约,写作一部关于加戴尔生平的歌剧。孰料当年大师突然病逝,没有来得及完成这部纪念先辈的音乐。
皮亚佐拉去世后,许多着名的音乐家都对他的探戈音乐无比痴迷与崇敬,如比巴伦波伊姆(伟大的指挥家,钢琴演奏家,已故大提琴演奏家杜普蕾女士的丈夫)就曾录制过一张由他演奏的钢琴探戈音乐的专辑,其中七首重要曲目都是选用的皮亚佐拉的作品。另外对于皮亚佐拉探戈音乐具有经典诠释的另一位大师人物就是马友友,他在97年录制的那张名为“Soul of The Tango” 《探戈灵魂》的专辑共有十一个曲目,全为皮亚左拉所创作。虽然马友友录制了上百张CD 这张专辑仍是他最喜爱的专辑之一。正如他所说:“皮亚左拉的探戈完全不同于你以往所听到的探戈。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见到皮亚左拉本人。” 在马友友录制这张唱片时,皮亚左拉已经离开人世。所幸的是马友友和皮亚左拉生前的好友及工作伙伴一起演奏并录制了这张唱片。
可以说,皮亚佐拉赋予探戈音乐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力量,让人们能够用欣赏的眼光来聆听待探戈音乐,而不是简单的感观印象。
说句题外话,探戈音乐中的乐器非常特殊,这种手风琴名叫班都诺手风琴(Bandoneon),它和我们常规认识的键盘手风琴(Accordion)不同。它尺寸较小,两排都是按键,这种乐器在1840年由一位名叫Band的德国人发明。皮亚佐拉一生迷醉于班都诺手风琴,为它写作了大量作品,以至于这种乐器的特殊音色成为新潮探戈的象征。他曾说:“班都诺与键盘手风琴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的气质,键盘手风琴是快乐的,而班都诺生来是忧伤的。”在皮亚佐拉一曲《遗忘》(Oblivion)结尾中,依靠班都诺手风琴不协和的泛音,传达出一股难以消解的愁肠,就像对过去的回忆,被一阵寒风吹走。
此外,班都诺手风琴具有一种自由吟唱的特色,和弹拨乐器吉他的“节奏性”截然相反,老派探戈是用来舞厅伴舞的,而新潮探戈则无拘无束,具有全新的感觉,其节奏非常自由即兴,放弃了歌曲的样式,而成为纯粹的器乐曲。皮亚佐拉对探戈的提炼和纯化,很像肖邦对圆舞曲、玛祖卡和波兰舞曲的贡献。肖邦圆舞曲的价值不是用来伴舞,具有独立性格,皮亚佐拉的探戈亦如是。但皮亚佐拉的探戈绝非纯音乐,和生命体验紧密相连这点上,依旧继承了探戈传统,譬如他的名曲《告别诺尼诺》(Adios Nonino),皮亚佐拉最脍炙人口之作,上演次数最多,是为了纪念其父文森特,爱称诺尼诺。1959年10月,作曲家在波多黎各的圣胡安演出,得知父亲从自行车摔下骨折。等他致电问候时,父亲已经亡故。皮亚佐拉随即写出《告别诺尼诺》,他回忆说:创作此曲时,似乎天使围绕身旁,令他写出生平最美的旋律,相信此生无法超越。乐曲中,凄厉的重音和柔美的主题交织在一起。
1979年皮亚佐拉为班都诺手风琴写了《手风琴与管弦乐队的协奏曲》。
这部协奏曲的乐队部分皮亚佐拉没有用铜管乐器与《再会罗里罗》的整个乐队编配一样,由弦乐和钢琴、竖琴、打击乐器组成。这样的乐队编制与交响乐和室内乐的编制有所不同,它的组合更类似皮亚佐拉探戈乐队即兴、零散的编制。在阿根廷的音乐史上,这部协奏曲应该是一部西方作曲技法与民族意识进行深层次交融的代表作。它和皮亚佐拉的其他作品一样,都具有皮亚佐拉式的独特性格,同时这部协奏曲又遵循了古典协奏曲的规则,全曲由三个乐章构成。
第一乐章“快板”要求“清晰的”。乐曲一开始乐队由弦乐和打击乐队以亢奋、激昂、强劲的节奏全奏进入,音乐激烈的盲目、丰盛的颓靡。音乐的基调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独奏手风琴的旋律凸现,使音乐更加孤独,幽怨,放纵。
第二乐章“中板”,这个乐章从弦乐凄冷优美的独奏开始 ,像回忆、怀念。
第三乐章“急板”是整个协奏曲的高潮,在打击乐器有力的拍点中,整个协奏曲在嘈杂喧闹直至人声鼎沸的集体狂欢中结束。
这部协奏曲你能从中体会到手风琴簧片发出的声音带给你的那种世俗力量的震撼同样感人肺腑。
这就是他探戈之父、“探戈音乐界的巴赫、贝多芬”——皮亚佐拉不同于大众化的探戈舞曲!
探戈,曾经是底层人民孤独和欲望宣泄的出口。伟大的阿根廷作曲家皮亚佐拉使探戈音乐获得新生。他把社会底层的、低级的民间音乐变成了复杂的、受人尊敬的艺术形式。皮亚佐拉将它与古典音乐、阿根廷民间音乐以及爵士乐等要素综合起来,创立了现代探戈音乐,一不留神,现代探戈已如星巴克、卡布其诺一样成为时尚,而皮亚佐拉使则成了时尚中的经典!他在20世纪下半叶改良了探戈,赋予了探戈新的生命。
皮亚佐拉的手风琴是活着的生物,牵肠挂肚,柔软绵长,时而激情迸发,时而涓涓细流,虽然和时下流行的音乐元素相去无比遥远,但却如同黎明时分亮起的启明星一般,低低地呼唤,低低地诉说皮亚佐拉的音乐是需要用心去听的……
他的音乐也如同他的灵魂一样宽广无边!
皮亚佐拉的专辑中,比较热门的有《狂热舞者与无休止的夜》(The Rough Dance and the Cyclical Night),《再会,诺尼诺》(Adios Nonino),以及罕有的歌剧作品《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玛利亚》(Maria de Buenos Aires)。此外,《探戈零小时》、《探戈芭蕾》等等,多收录为他的较为知名和热门的曲目。
按年份排列的皮亚佐拉代表作:
1943: Suite para cuerdas y arpas
1946: El desbande
1952: Rapsodía porteña
1953: Buenos Aires
1954: Sinfonietta
1959: Adiós Nonino (《再见 诺尼诺》皮亚佐拉纪念其亡父的作品,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1963: Tres tangos sinfonicos
1969: Balada para un loco
1969: María de Buenos Aires (探戈歌剧《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玛丽亚》)
1970: El pueblo joven
1973: Libertango (《自由探戈》)
1975: Suite Troileana
1976: 500 motivaciones
1979: Concierto para bandoneón (《班多纽手风琴协奏曲》)
1982: Le grand tango (写给独奏大提琴与钢琴的《大探戈》)
1986: El exilio de Gardel
年份未考的若干代表性曲目:
Kicho (写给皮亚佐拉的合作伙伴Kicho Diaz的低音提琴独奏小品)
Oblivion (《遗忘》 皮亚佐拉最富代表性的探戈小品之一)
Four Seasons of Buenos Aires (《四季》 探戈组曲 皮亚佐拉最富代表性的组曲之一)
Contrabajissimo (《最低音》 皮亚佐拉写给独奏低音提琴及探戈室内乐团的作品)
Milonga del Angel (《天使米隆加》 皮亚佐拉的最富代表性曲目之一)
Una Historia del Tango (《探戈的历史》 皮亚佐拉的最富代表性组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