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来自一名粉丝的投稿。这是一位身份有些特殊的粉丝:曾经琴童的身份让她在学习音乐这条路上发现了一些问题,而现在母亲的身份也让她摸索出了问题的答案。今天我们一同来看一看她的分享。
我是一名大学的音乐老师,同时,我也是一位小琴童的的妈妈,我的女儿名叫丫丫。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自身经验以及丫丫学琴之路的蜕变史。
我的学琴经历
我本人从5岁开始学琴,大家都知道5岁的孩子心智都还没有成熟,更别说能理解乐曲、表达乐曲的情感了。
那时候学琴可不如现在的条件好,我的钢琴启蒙老师虽然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但是在授课时灌输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难免让幼小的我产生疑惑。
比如我老师总说:“这里加强,弹得力度要加大;那里渐快,节奏要慢慢地变快;这是一首悲伤的曲子,不能这么高兴地弹。”而当时的我只是一头雾水,根本搞不清楚老师的意图。
后来,刚上高一的我被钢琴老师突然问道:“你知道你弹得这个曲子在表达什么意思吗?”
这一句话直接问懵我了,我支支吾吾地嘣不出几个字。老师看我这样就明白了,让我回去找音乐家的生平资料,创作乐曲时的背景环境,都了解清楚再来学习弹奏乐曲。
通过老师这一点拨,我在钢琴上停滞不前的步伐终于上了一个台阶。当然最终我也考到了自己心仪的音乐学院。
上大学后,专业老师还是反复强调要我去了解作曲家的生平,要去了解他们创作乐曲的背景,要了解他们经历了怎样的生活,要了解他们受谁启发......
其实,只有你真正地融入到音乐家的生活中,你才能带着音乐家的思想情感,弹出感情最细腻、最能感染别人的乐曲。
记得大学期间,有一次上大师课时,大师评价国内的古典音乐说:“在中国,一大群音乐生们让我看到中国学生的技术性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可是情感这方面,没有几个能很细腻地表达出来。”
这句话我一直记到现在。深知情感表达对乐曲很重要的我也同样想把女儿丫丫培养成一位能弹出动人音乐的小琴童。
丫丫的学琴经历
在丫丫4岁时,我发现她每次听到音乐都会跟随着律动,于是,我的心里萌生了一个让她学钢琴的念头......
在我的日夜陪伴和督促下,丫丫也算是小有成果,可是我突然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丫丫弹钢琴没有感情!
因为要训练节奏,所以每个延长音的后面都要读着节拍,每次听她练琴时总是像机器人一样喊着Do 2 3 4,Re 2 3 4,Mi 2 3 4。
我不由得想起我的小时候,妈妈看见我这样觉得我练琴很不情愿,气都不打一处来,可是小时候的我根本不懂什么叫抒发感情啊。
突然,我想到上学期间老师反复对我强调的一个问题:要去了解音乐家的生平,你才能表达出这首曲子的情感。
那么枯燥无聊的历史介绍和乐曲知识,我说了她能听懂吗?我抱着这样的疑惑,开始疯狂的在网络上寻找适合孩子看的音乐家故事音频或视频。
无奈好多视频都是国外的,没有中文配音,而且趣味性也并不高,更不会结合乐曲来讲。
有一天我正在跟朋友唠着家长里短、诉着苦,她无奈地摇了摇头说:“谁家不是这样呐?但是有个东西能帮助你解决这个困惑。”
我顿时眼中放光,马上拿过来朋友的手机,原来这是一个讲述音乐家故事的音乐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