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五感。其中听觉几乎是人类感受音乐的唯一途径。
那么听觉越强大是不是代表乐感越好呢?
听觉强可不能与乐感划等号。有的人就算(几乎)失去听觉也不会失去他的乐感。
是在说我吗?
因此我们可以说,乐感更多是一种用听觉来感知、用智力进行理解的高级神经活动。而不是单纯的听觉敏锐就乐感好。所以自己乐感差千万别埋怨自己听力不好啊~
狭义上我们听的音乐,基本上就是【以节奏为时间单位】所演奏出来【音高不同的音】构成的。那么对基本的乐感来说,一定要熟悉【节奏】和【音高】。值得令人庆幸的是,就算你自认为乐感不强,但这些感觉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练习来熟悉的。
音高敏感度
所谓不同的音高,就是指声音的频率不同,人耳听觉的频率大约在20~20000Hz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范围会逐渐变窄。
而我们弹琴发出的声音,以小字一组音阶中的a(La)为例,这个音是国际第一标准音,频率为440Hz。即使把这个音再抬高4个八度(一般立式钢琴最右边的八度)也就7040Hz。还不到一万赫兹。也就是说我们的耳朵在功能上是够用的。我们不能听的很清楚通常反映在两个方面:
①我们对即将到来的音没有做好准备
②这个音来得快去得也快,还没反应过来就出现其他的音了。
因此我们为了培养音高敏感度,一开始可以听一些节奏平稳、比较舒缓的,以及不怎么转调的曲子。又或者是声乐曲(因为声乐曲不会有忽高忽低的音)。此外,和学习语言一样,我们可以跟着听到的乐曲(尤其是声乐曲)进行模唱:
威尔第《茶花女》选段《祝酒歌》
节奏敏感度
在古代,音高(也就是振动频率)的计算往往少不了数学家们的参与(例如毕达哥拉斯、朱载堉等)。但音乐的起源应该比这更早才对。也许当人类还没法有效的计算音高的时候,音乐可能更多是一种节奏上的游戏。
音高/旋律寡淡的音乐也包括说唱
人多少是自带一定的节奏感的。所谓的“节奏”就是【发音时间点】的规律周期(可以很稳定或渐快/渐慢)。任何秩序的产物似乎都可以生成自己的节奏。人类发明的各种机械是如此,大自然的造物也是如此——据说,最早的2拍子来自于人类聆听自己呼吸、而最早的3拍子则源自于聆听自己的心跳:
咚咚~咚咚~
其中两个【咚】和一个【~】各占一拍,一共三拍
常见的节奏和拍子远不如音高那么复杂,但心里没有准备时仍然有可能让人无法将其复述出来。一般来说拍号的类型基本为:
①单拍子:2拍子和3拍子
②复拍子:成对的单拍子
③混合拍子:由不同的单拍子连接而成,例如2+3构成的5拍子等
其中单拍子和复拍子比较常见,尤其是4拍子(成对的2拍子)。毕竟2这个数字呈现出天然的对称性
但3拍子就令人有些困扰了,比方说将一张纸对折并非难事,但一次性将一张纸折成三等分可不容易。因此也有一句戏言称中国人*不太习惯三拍子。
*有意思的是,这种现象可能和语言习惯有关。据说传统的朝鲜民间音乐习惯用三拍子是韩语习惯导致。
圆舞曲是典型的三拍子舞曲
当我们在听这些节奏比较【单纯】的音乐的时候,可以为其打拍。可以是敲击物体或拍手。这些拍子的位置被称为拍点。
但总是使用单纯的节奏会让音乐的新鲜感不足,因此在每一拍中填入不同的节奏型则会改善这种情况,尽管让人有点难以识别。一般来说有这么几种:
①切分
②反拍
③附点
④前/后16(分音符)
⑤(三)连音
·加入了这些节奏,有的情况是为了加强拍点上的音:
这种节奏的动感很强、让人忍不住想拍手、跺脚或点头打拍子。
·另一种情况是让某些拍点上没有旋律的音。以此形成一种匆忙/激烈/欢快等等感觉
对于后一种情况,我们可以一边打拍子一边模唱,如果能都做到分毫不差,可以起到很好的练习效果。不过打拍子时要注意很多包含这种节奏型的曲子本身拍子的速度可能也是不均匀的(Rubato自由节奏)。
总结
无论是想锻炼对音高的敏感度还是对节奏的敏感度,简而言之一句话:多听多唱,你的乐感就会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