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弹吉他是生活之后的消遣、精神的寄托。
而买、汰、烧则是日常的烟火气息、生活的必备技能。
我能从厨房里面悟到啥呢?
在疫情风控在家的这段时间,承包了家里的厨房。每天为全家提供早中晚饭不禁让我陷入沉思:话说艺术源自于生活。那吃饭睡觉就是生活中的生活了,这做饭和艺术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选购吉他就像买菜
在疫情期间,买菜基本已经降低到了基本水平;有的地方已经降低到了盲盒水平;有的地方甚至没有(这真是让上海这座城市汗颜)……
所以这几天怀念起以前去菜场、超市自己挑菜的时光。
而选购吉他也是这样的:如果只是网上随便选一把,你也不知道吉他具体的好坏和上手程度。而买好的吉他堪比买高级的食材。只有自己亲临甄选,才能挑选一把顺手的、适合自己的。
·练琴就像做菜
普通一盘炒青菜没人不会,但是一旦你需要的素材不止一种那可就开始考验你的技术了。就拿蛋炒饭来说,有人不会炒、炒出来的就是黏黏糊糊的。又或者有人把蛋和米粒炒的分开、不均匀等等。
就和练琴一样,当你还没练熟一首曲子的时候,曲子里不同的段落有着不同的难度:所以你不能把这种曲子从头到尾整个的练习,而是需要把难弹的部分多练一会。
练多久?当然是练到熟。就好像炒菜的时候一定要把不容易熟的材料多烹饪一会。如果只是所有素材随便霍霍起来一起炒,那有的素材炒焦了烂了,有的素材还没熟、还“滋滋”冒着血,那可就难以下咽了……
·作曲就像调味
作曲看着是一件很高难度的事情。实际上在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之后(特别是流行歌曲)作曲是有一点像调味的。我用个例子打个比方:
一般的曲子都分为旋律与伴奏。伴奏通常是一些和弦进行。在这里你可以把旋律想象成食材,伴奏想象成调味料。有的食材(旋律)不加调味料要么是没味道、要么是味道太冲。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加一些调料(配一些和弦)去烹饪它。
但是单独使用一种和弦进行写曲子就很容易让人腻烦。做菜只会放盐,那大多数的菜估计是不好吃的。根据食材的特性加入不同的调味料才能发挥食物本身的味道。又比方说鱼有腥气、我们就要加酒和姜去腥;如果曲子里出现三全音,三全音不太和谐(想象成腥味)我们就要用调式最近的一个小三度去解决它(去腥)。
推论到最后,厨师(作曲者)个人的品味在这个时候占了不小的比重。譬如你是喜欢吃辣的,炒的菜一般就是辣辣辣,那给不爱吃辣的人尝尝呢?根本塞不进嘴里是不是。有的人写曲子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但这也就是作曲中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