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自人类诞生就产生了,据考证最早的乐器打击乐:空心的树木,古人人敲击空心的树木发出声音传递消息,进而演化成歌舞伴奏乐器,这种原始的打击乐器至今还在一些原始部落中存在。古人打猎的弓箭的弓弦会发出声响,逐渐演化出弹拨乐器,因此弹拨乐器多出现在有狩猎习俗的地域。
古人用狩猎后的动物腿骨打孔吹出声响,逐渐演化成吹管乐器。中国最古老的乐器实物就是一只骨笛,1987年出土于中国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距今7800~9000年,有七个音孔,让人惊讶的是它可以演奏一个完成的八度音阶。
商周时期的华夏相对稳定,史料记载商朝六百年、周朝有近八百年的历史,这个时期的礼乐盛行,周文王会演奏古琴谱曲《文王操》,孔子也擅长古琴创作《幽兰操》,曾说过: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中国最早的诗歌典籍《诗经》中收录的一些诗词,应该说是民间小调的歌词,其中很多内容都是商周时期底层百姓的生活内容。 1977年9月出土于湖北绥县战国早期的大型墓葬曾侯乙墓中的曾侯乙编钟,结构宏达有十二个半音的完整结构,每一个钟上可以敲击出两个音。
到了秦汉时期,秦朝统一六国多年的战乱似几乎让先秦时期的雅乐几近灭失, 似乎只剩下打击乐,要唱歌不是击缶(瓦罐)就拍剑:秦王要蔺相如击缶而歌,毛遂郁郁不得志拍剑而歌。
两汉时期的安定繁荣,多民族的音乐相互融合,出现了弹拨乐器和吹管乐器:笛子、阮咸、箜篌等,音律学也逐渐成熟。东汉蔡文姬就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才女,她为后世留下了《胡笳十八拍》,这是一部是乐府琴曲歌辞,由十八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胡笳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吹管乐器,类似于筚篥,蔡文姬不会胡笳但是会演奏古琴,模仿胡笳的曲调创作了《胡笳十八拍》。
魏晋著名的竹林七贤中,嵇康擅长古琴为后世留下《广陵散》,还写了一篇文章《声无哀乐论》,他主张音乐所表达的喜怒哀乐是人们的精神触动之后产生的感情,音乐的本体是“大小、单复、高低、善恶(协和与否)”的总和,把音乐上升到精神层面。七贤中的另一位阮籍也会演奏古琴并留下《酒狂》流传后世,他还会演奏“阮咸”乐器,这个乐器就是流传至今的“阮”。
南北朝到隋朝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西域的游牧民族带来了他们的文化与汉文化融合。隋文帝在公元589年完成了国家统一,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形成了各种音乐大融合的繁荣景象。隋文帝颁布了七部乐:《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隋炀帝即位后增加《康国伎》、《疏勒伎》成九部乐,并将《清商伎》列为首部,改《国伎》为《西凉伎》。
《隋书·音乐志》中记载:自汉至至梁、陈乐工,其大数不相逾越,及周并齐、隋并陈,各得其乐工,多为编户。至六年,帝乃大括魏、齐、周、陈乐人子弟,悉配太常,并于关中为坊置之, 其数益多前代。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国力最强盛的时期,唐玄宗李隆基更是一位音乐家,他创办了梨园创作歌舞音乐培养音乐人才,李龟年则是梨园中的佼佼者,他会演奏筚篥、箜篌,羯鼓、歌舞,更懂得作曲,被后世称作“乐圣”。李隆基为爱妃杨玉环创作了《霓裳羽衣舞》流传后世。
另外李隆基喜欢戏曲经常上台表演,他扮演的角色是丑角,所以在后世的梨园行当中通常以丑角为班主,李隆基也被后世奉为戏剧梨园的祖师爷。琵琶这个源自西亚的乐器在唐朝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描述了琵琶精妙绝伦的演奏: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旧唐书》对唐朝初年的内教坊记载说:武德以来,置于禁内,以按习雅乐,以中官人充使,则天改为云韶府,神龙复为教坊。《新唐书》记载唐朝音乐盛况:周、隋与北齐、陈接壤,故歌舞杂有四方之乐。至唐,东夷乐有高丽、百济, 北狄有鲜卑、吐谷浑、部落稽,南蛮有扶南、天竺、南诏、骠国,西戎有高昌、龟 兹、疏勒、康国、安国,凡十四国之乐,而八国之伎,列于十部乐。唐朝的歌舞音乐流传到日本,至今仍得到很好的保存传承。
日本正仓院藏品
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时期战乱频繁,只有残存的唐朝乐舞流传。后周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经过休养生息宋朝国力逐渐强盛,音乐歌舞也在这个时候得到发展,官府也更加系统化的整理出版了一些音乐典籍:《崇文总目》《中兴馆阁书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题》《文献通考·经籍考》等,在这些典籍中详细分类说明了各种歌曲歌舞乐器的规模形制,包括各种乐器的制作演奏方法、音律标准、曲谱、学习教材等。(看到这些你会不会很诧异)
《宋词》这种体裁形式原本在勾栏酒肆中的演艺形式得到了高度发展,词在宋朝都是有乐器伴奏演唱的,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等。其中以柳永的词流传最广泛: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这里的词相当于现在的歌,还是最流行的歌,用现在的话说柳永绝对是流行歌王。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带来了蒙古族的音乐歌舞,但是由于元朝的种姓等级制度,汉族人的地位地下歌舞艺人更是备受歧视,宋朝之前流传的音乐作品遗失很多,只有元曲在这个时期得到发展。
元曲结合了唐宋的乐府音乐、宋词,民间小调等形成的一种结合了演唱加表演的艺术形式,诞生了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流传后世的著名作品有:《窦娥冤》、《西厢记》等。
到了明朝,随着国家的安定经济强盛,歌舞音乐再次繁荣,民歌小曲、歌舞、戏曲、器乐有了空前的发展。朱元璋的儿子宁王朱权精通音律擅长古琴,汇编了《神奇秘谱》收录63首琴曲,是现存最早的中国琴曲专集。朱元璋的九世孙朱载堉也是一位音乐家,他最伟大的贡献是创建了十二平均律,还编著了关于音律琴谱方面的著作等,遗憾的是他的这些贡献并没有流传后世。
明朝的戏剧在元朝的基础上蓬勃发展,出现了不同风格的剧种也更加平民化,有的流传至今。明代后期出现了更多的职业戏班,戏班中的演员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能够表演一些剧情复杂的剧目,富豪官绅通常在婚丧嫁娶的宴席上请职业戏班来举行家庭演出。明朝戏剧家的代表人物是汤显祖,其代表作《牡丹亭》。(如果你看明代的戏剧原本会发现黄段子很多,这在明代的小说中多有体现,也说明了明朝的开放程度)。
明朝的灭亡了,明朝的文化艺术也灭失大半,再加上满清的种族歧视让从事戏剧音乐行业的人成为最底层的谋生者。清朝在稳定了国家后国力强盛,一些王公贵族开始学汉人的一些文化习俗。满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歌舞音乐比较薄弱的(我们现在极少听到满族音乐),这时候明朝遗存的戏剧歌舞又得到重视。
康熙皇帝对传教士带来的西洋乐器很感兴趣,就让儿孙们学习。乾隆皇帝兴趣广泛最喜欢戏剧,在宫中设立专门的南府让选中的太监学习,地方官员也向朝廷举荐各地的戏剧名伶进京安置在景山后部,乾隆皇帝为便于行乐,在皇宫、苑囿及行宫均建造了戏台。乾隆皇帝甚至还请外国传教士带来了一套西洋管弦乐器,让宫里的太监们学习,组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西洋乐队。
清 佚名,乾隆游圆明园图-听琴
作为汉文化的代表之一的古琴,在清朝似乎没有得到重视,只在民间师承相传,一些古琴家刊印琴谱不遗余力的推广,然而中国人似乎在取得一点成就后很喜欢开山立派,古琴也不例外出现了各种门派,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古琴的发展,清朝灭亡后古琴也几近消亡。
晚清作家刘鹗的老残游记里面有一段文字,描写了一段琴瑟合奏的场景非常精彩:
黄龙子移了两张小长几,摘下一张琴,一张瑟来。玙姑也移了三张凳子,让子平坐了一张。彼此调了一调弦,同黄龙各坐了一张凳子。弦已调好,玙姑与黄龙商酌了两句,就弹起来了。初起不过轻挑漫剔,声响悠柔。一段以后,散泛相错,其声清脆;两段以后,吟揉渐多。那瑟之勾挑夹缝中,与琴之绰注相应,粗听若弹琴鼓瑟,各自为调,细听则如珠鸟一双,此唱彼和,问来答往。四五段以后,吟揉渐少,杂以批拂,苍苍凉凉,磊磊落落,下指甚重,声韵繁兴。六七八段,间以曼衍,愈转愈清,其调愈逸。
.............
你们所弹的皆是一人之曲,如两人同弹此曲,则彼此宫商皆合而为一。如彼宫,此亦必宫;彼商,此亦必商,断不敢为羽为徵。即使三四人同鼓,也是这样,实是同奏,并非合奏。我们所弹的曲子,一人弹与两人弹,迥乎不同。一人弹的,名‘自成之曲’;两人弹,则为‘合成之曲’。所以此宫彼商,彼角此羽,相协而不相同。圣人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就是这个道理。
这段文字似乎说明了古人早有和声的理念,近现代的民乐似乎遗失了,只在乎独乐乐。
近代的中国音乐就不说了,最后说一下古人是如何确定音准调音的,还有黄钟大吕是啥意思。
我曾听一位古琴师说古琴不需要标准音,心情好就把琴弦音调高,平淡心情就调低点,对此我是深不以为然。明朝的《永乐琴书集成》中收录了一篇朱子的《讲琴法》,在此篇中,详细地介绍了古法调音、定弦的方法。《讲琴法》中提到:古人以吹管声传于琴上,如吹管起黄钟,则以琴之黄钟声合之,声合无差,然后徧合诸声,则五音皆正。这里所讲的“吹管”,其实就是古代律管。汉墓马王堆就出土了一套律管,因此说明古人也是有标准的,只是后人没有遵从。
黄钟大吕:黄钟,我国古乐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
《黄帝内经》中说:百病生于气,而止于音。在古汉字中音乐的“乐”是这样的“樂”,加上草字头变成“藥”,在古人的理念中“樂”、“藥”同源,告诉我们音乐可以疗愈我们的身体,这也在现代音乐中得到证实。
现在的简化汉字中,“音乐”和“快乐”都有一个字“乐”,是不是更直接的告诉我们:音乐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