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琴时间从哪里来?

发布时间:2022/10/19 18:57:00 来源:沈阳学吉他 发布:刘巍 阅读:


导读:有孩子上课,家长抱歉地跟我讲:这个星期学校作业实在太多,每天做完作业就9点多了,她还要看点课外书,还要保证睡眠,所以练琴就少了。我还遇见过家长:这周实在太忙,孩子一点都没练。——那就糟透了!


   “这周实在没有时间”。——不是没有时间,你去月球还是火星了?是有你认为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练琴就靠边了。

   练琴时间从哪里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安排问题,是价值观问题。即你认为什么事情更重要,哪几件时期最重要,几件事又分别重要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对于钢琴学习的目标定位,是让孩子能够用钢琴这件工具去“阅读”音乐文化的经典,与贝多芬、肖邦、巴赫这些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灵魂对话。通过对话提升孩子心灵的层次。——不是会弹几个小曲到处显摆,不是拿着那张破纸到处贴广告。

   根据这个基本价值定位,钢琴的学习需要引导孩子学会学习,将来才能离开我而继续独立完成自己心灵的音乐之旅。

   我们的学校教育有着糟糕之极的教育生态。这种“平均分至上”的教育生态,使得老师把所有的教育行为的起点定在学习能力最弱的那10-20%的学生,必须让他们考到90分以上,“平均分”才会高。好学生的提升限度太小了,不值得关注。——所以,好学生都被耽误了,从学习主动性、创新性到综合性,都没有得到完整系统的开发。——我的钢琴课程在这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关注学习生活、学习方法、学习系统、自我管理。从教育价值的角度,这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

   现今中国大陆学校课程的“极端弱智”的设计与安排,最适合的人群是那些“原本将成为文盲而最终被挽救为非文盲的人”,他们在没有成为文盲之后又变成了“认字的”“没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人”,本来如果成为“文盲”,可能到时一个不错的劳动者。文盲的教育让他“手不能提肩不能挑”,于是电脑知识成就了“电游狂”,然后为了区区几个游戏币“去偷”“去抢”。教育的终极关怀是什么?——健全的人啊!他们识字了,被迫的,为“平均分”所迫。本来没有这个逼迫,可能他一辈子识不了几百个字,但会成为一个劳动者,拉煤球、搬砖头……他一样可以活得有尊严。教育跟读写能力不能划等号。这些人,会读写了,可没有学会做人。——说远了。

   这种弱智的设计,中等以上学习能力的孩子就不应该太吃力。太吃力这是因为你太计较那个92分与98分的区别。少做几道题,少做老师布置的一半的题,天都榻不下来。重要的是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意愿、学习方法。老师才管不了你那么细的事,他是越简单越好,你做家长的不去细细的研究自己的孩子,还有谁?

   没有时间吗?你没有去火星,可能只是你认为那些“弱智低能儿”不断重复的活动非常适于您的孩子,而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仅仅是课外的附加活动,可有可无而已。

   练琴时间从哪里来?来自你的价值观。有价值的事你当然舍得投入。没有价值的事你舍得放弃吗?你敢于放弃吗?——很可悲,中国的家长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个良好的发展,居然需要“胆量”。这也是我们的教育制度“不道德”的一个重要表现。


早、中、晚练琴哪个时间段更好?


生物学家发现人类练习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大脑皮层所处的状态,其秘诀就是科学用脑,充分利用好每天的最佳练习时间段。人在一天的不同时期,大脑活动效率是不同的,应该选择一天中大脑较为活跃的时候进行针对性练习


那么,什么时候是大脑比较清醒的时间呢?一天中有三个适宜练琴的高效时间段,如果安排得当,可以轻松地掌握、巩固音乐知识!


第一个适宜时间段:起床后练琴


大脑经过一夜的休息,消除了前一天的疲劳,大脑正处于新的活动状态,此时记忆印象都会很清晰,特别适合记忆比较复杂的新曲子。如慢板、较复杂的快板段落等。有时即使硬背记不住,富有感情地慢练几遍,也会有利于记忆。所以早上练琴特别适合那些背谱困难的人。


第二个适宜时间段:上午8点至10点


人的精力充沛,大脑就容易兴奋,思考能力状态也更佳,此刻是攻克难题的大好时机,应充分利用,用整块的时间去有针对性地练习曲目中的重要技术难点,攻克的效率会更高。


第三个适宜时间段:下午6点至8点


这时候也是用脑的极佳时刻,不少人选择利用这段时间来复习练过的曲目,加深印象。同时这个时间段也是练习的黄金时机,琴童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来对一些难记的东西加以复习,更不容易忘记,并且可以趁此机会抓紧补上落下的练琴时间进度。


以上总结的是一般学习时间规律,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还有自己独特的练习时间规律和习惯。为提高练习效率,学琴的我们都要善于发现并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适宜练琴时间段。


学钢琴如何突破时间&技巧瓶颈?


1用心思考,倾听自己每次重复练习的结果            


很多同学练琴的时候,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做机械式的反复练习,可能他已经练了第二十遍了,可是效果比第一次都差。也就是说它他费了十九次的时间,却从来不停下来思考他多练一次的目的是什么?可能他已经背会了,还不知道所弹的曲子是什么?谁作的?什么调?什么拍号?不信?请马上自检一下哦。


因此练习时,首先养成用心观察的习惯,不要随便放过任何的一个弧线,记号,然后牢牢记住。弹奏时你一定要知道:


1每个音的意义:它是主音,经过音或是伴奏,以及在这个乐句所占的位置......等等。


2每一个乐句进行的过程:前后的关系,是问句,还是答句,还是连接句?


3每句即每段的重点:想一下,平常你讲的每一句话,有没有重点?有没有语调?音乐就如同讲话一般有抑扬顿挫,才能引人入胜至忘我境界。


4主题的特点及分句:要知道所弹的主体特性是柔还是刚,乐句的划分,和在何处呼吸。


5注意对位及伴奏乐段:对旋律是否迷失,伴奏是否起衬托主旋律的作用。


做到以上几点,就算是了解这首乐曲了,一位演奏者必须了解乐曲,才能把音乐表现给别人。


2练琴不一定在琴键上            


1技巧并非纯粹是肌肉运动的问题,又是加上“精神控制”及“思考”可以把你认为不可能弹好的困难乐段给解决了。当你遇上困难时,不妨静下来研究如何运用肌肉的运动感觉,试着找困难的原因,然后集中精神,将手指放在琴键上作无声的弹奏,然后把琴盖上,就在琴盖上练习,当习惯了肌肉运动后,移到琴键上,你可以发觉容易多了,而你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无声练习”,对背谱及想象有莫大的帮助。


2注意正确的指法。指法因人而异,有些版本的指法的确不当,所以练习前先找出正确的指法,然后每次练习都用同样的指法。好的指法会帮助你把乐句分的更清楚。开始可多参考几种版本,仔细研究其指法的差异,不久之后就会发现好的指法是有规律可循的。


3不要过分重视技巧而忽略音乐,更不因为放松忘了用手指及头脑来控制每一个音响。


4永远都要记得,演奏只有第一次。很多人知道错了,以为下一次便不会错,或者下一次再改吧!养成习惯后,你的第一次,不管上课,或演奏总会失败。要知道一场演奏会是没有让我们再弹一次的机会。所以自练琴起,每次都要当作只有这一次机会的态度,不要有下一次的念头。


5联系困难乐段时,何妨改变成加一些音,成为比它更复杂,等到你连原谱时,会发觉灵巧,容易多了。


6不要忘记,所谓“技巧”是要能弹出正确的音,正确的拍子,达到要求的速度,选择正确的音质与音量。


7技巧的练习时每日不断的,名钢琴家巴克豪斯(Backhaus)八十岁手指还是灵活异常,他说“就是每天练音阶,琶音的结果”。


3用耳朵弹琴            


1一般学生,在练习时知道利用头脑、手指、眼睛及心中的感觉,去忽略了最重要的听觉。因此很多弹过的旧曲子,听到别人弹时,只觉得很熟,却不记得哪里听过。或者在渐强、渐弱的乐段,他感觉做到,但却没有听他做到。如果你能清楚地听到弹出十五次四个八度的音阶琶音从ppp~fff间挤进十五个等级即ppp  pp  p  mp  mf   f   ff   fff   的中间还能再加一级。这才表示你有能力弹渐强渐弱。


2用耳朵听出旋律是否清楚,不与伴奏混乱,每一个主题或声部的特点,音的时值是否正确。


3在大声雄壮的乐段中,用耳朵听清楚每个和弦是否干净,扎实而不硬。


4也许你的谱上已画上了许多踏板记号,最重要的是用听觉去分析及判断。每架钢琴所踏的深浅,甚至场地的不同会有所改变。


5你能只看谱不在琴键上 ,而能在心中“听”音乐吗?这是读谱的重要阶段,愈早养成习惯,你就随时可以练琴,甚至新谱看过后就能演奏。像大钢琴家鲁宾斯坦就曾在演出的当天才看到维拉·罗伯斯(Villa·Lobos)所作献给他首演的谱子,晚上就演出了。


以上几点,所强调的就是要让自己的耳朵“听到”自己所弹的才算做到,也才有更深入一步了解或表现音乐的希望。










文章评论:

 以下是对 [练琴时间从哪里来?]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