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几位同行聊一个问题:
一个学生会因为什么放弃学琴。
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一个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学琴,如果学琴的动机来自父母,也就是妈妈觉得孩子现在“需要”学一门乐器。
那么在五六年级之前,小朋友或许还能在威逼利诱下顺从。
但一旦过了这个年龄点,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逐年增强,突然自我放弃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抛开升学压力等等客观因素不谈,几乎所有放弃行为都可以追溯到一个最底层原因——
「不喜欢」
不喜欢的原因有很多,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安排,内容吸引度,难度曲线是否平滑,有没有设置正反馈,展示,是否能从中得到成就感等等。
当然,将所有的原因归结于老师是不公平的。
特别是如今主流的消费文化下快速,刺激,拉扯,引诱的文化特征,几乎与广义上古典音乐所代表的文化特性完全背离。
无论是巴洛克的奢华精致,古典的理性庄重,还是浪漫后情感与想象越发高于音乐本身的哲学化倾向。
都无法改变音乐,作为一个最开始定位于「娱乐」的前辈。
在如今这个「娱乐」方式几乎无限的时代下,其「娱乐性」已经远远不如「后起之秀」们的事实了。
假如你生活在1870年的欧洲——那几乎是古典音乐的黄金时代。
工业革命的新科技解放了低级的劳动力,机器和工厂每天都在出现新的产品取代手动劳动。
科技发达了又没那么发达。
音乐不再是贵族们用于炫耀财富于力量的专属物。
为了满足大量新崛起的中产阶级效仿上层阶级生活方式的需求,音乐厅,剧院一栋栋拔地而起,公开音乐会一场接着一场。
此时科技发达,出版业让大量曲谱和歌曲进入普通平民家庭,报纸上的音乐评论如同今天的娱乐圈八卦,成为人们讨论的重心,制造业的发展,也让乐器更加普及。
此时科技又没那么发达,工业革命的红利还未消失,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形式甚至还没有出现,更没有如今的流量明星。
新的娱乐方式还未发明,过剩的娱乐需求让音乐繁荣发展。
如今,音乐仍是「娱乐」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商业音乐,流行音乐每年创造的经济收益是一个巨额数字。
但「古典音乐」所处的位置就略显尴尬。
现在大家(未受音乐训练的普通人)在提到古典乐,或选择让孩子学古典乐时,说的最多的是:
「专业」「有深度」「真正的艺术」「思想」「哲学」「历史的打磨」「音乐的脉络」「系统」「有血统」「内涵」
却少有人说:
「好听」
当然,今天我们讨论的并不是「古典音乐」是否好听。
在「好听」这个极度主观色彩的词下,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就无意义。
我们需要想想的,是我们作为热爱古典乐的从业者,该如何变革,去改变主流音乐审美在变化的越来越激烈的事实。
这个事实就是,中国的古典音乐的票房除了头部乐器的头部演奏家,大多数普通场,几乎不如一个流行演出票房的零头。
唯一卖的好的都是宫崎骏弦乐重奏,亲子主题这类型的「古典音乐」。(在大多数人眼里,宫崎骏就算古典音乐了)
这个事实就是,古典音乐的演出越来越被剥离了「娱乐性」,而更加强调「艺术性」「功能性」。
这导致一个古典表演系的普通毕业生,除了加入教培行业外,在商业演出的市场上几乎拿不到任何演出offer。
这个事实就是,我们一味的强调「高雅艺术」,听不懂古典乐是因为审美层次不够高,将古典的神坛越推越高,也将他与大众的距离越拉越远。
大家会尊重,会仰慕,会理解,但到了选择,到了真金白银,最终还是用脚投票。
我作为一名古典乐的从业者,每一位古典音乐行业的从业者,我都发自内心的尊重。
他们在做的事情不仅仅是在传播,推广古典音乐,也是将古典音乐的火种维系下去。
古典音乐绝不会消亡。
但或许会萎缩,或许会逐渐无人问津,束之高阁,蜷缩一角。
但火种还在,希望就还在。
第一次文艺复兴让古典文化的火种得以留存。
第二次文艺复兴建立人类学科的基础。
第三次文艺复兴塑造了现代文明。
或许,第四次就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