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学艺术不能当饭吃”,未来“不学艺术没饭吃”

发布时间:2023/7/31 6:29:19 来源:沈阳吉他老师 发布:刘巍 阅读:


随着现如今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大家对艺术教育也不断提高了重视,家长送孩子学习音乐似乎已经成为了常态。

 

而大家对音乐教育的重视是有理由的,音乐作为一门教育学科,能带给孩子的,是其他的学科无法代替的。

 


培养学生的感性素养

 

如果说数理化是在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理性素养,那么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感性素养,而一个人的成长,需要感性素养和理性素养相结合,才能得到全面的培养,使得一个人变得更加优秀。


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认为,孩子理性素养的发展有众多学科可以支持,但培养感性素养的科目很少。感性素养关乎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品味的,而音乐教育则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让学生学会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表达美,从而提升一个人的感性素质。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海宏也提出过同样的观点,他说,现在很多家长都选择让孩子提前进行理性素质的培养,而忽略了感性素质,以为这样做就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周海宏教授说,这样做只会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输在终点站。


周海宏教授认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科学与艺术,也就是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缺一不可。如果缺失了对孩子感性素质的培养,那么孩子将来很难获得幸福;



艺术教育不可替代

 

周海宏教授还提出,艺术型人才才是未来发展的需要。


他认为:

第一代企业家的核心竞争力是勇气;

第二代企业家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加勇气;

第三代企业家的核心竞争力是艺术加知识加勇气;


对于未来企业来说,是否具备艺术素质是成功的关键,在“雅者为王”的时代,具备艺术修养和品质的人,将会引领这个时代的未来。




周海宏教授的这一观点,同样受到现在的企业家们的认可。


华为创始人兼总监任正非就非常重视艺术教育,他还有个外号——送琴狂魔。从2005年开始,他就多次向母校、农村赠送钢琴,他曾经在一次采访当中说,自己给贵州省捐赠了上千台钢琴了。

 



任正非坦言,希望我国的学生,不能只学数理化,而是应该全面发展,奠定广阔的文化基础。

 



对此,李开复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曾说:“一个很好的方向,一定要选机器不能做的事情,尤其是年轻人,必须从教育抓起,教育孩子做自己最喜爱的事情,做有深度的事情,尤其是艺术,让机器无法替代。”


不仅如此,在到处都充满着人工智能的现在,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在与郎朗的一次交谈中,郎朗问,自己在未来两年是否会被人工智能代替时,孙茂松院长斩钉截铁地回答:“别说两年了,50年都不可能被替代!”



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已到来,唯有艺术类人才不可被替代,所以为了不让孩子在以后的竞争中淘汰,现在的艺术教育就更加不能被替代!



音乐教育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全国人大代表、著名指挥家彭家鹏认为,孩子从小学习音乐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学音乐并不是一定要从事相关的行业,而是通过学习音乐,培养孩子从小对美的追求,培养孩子对音乐的素质,进而提升孩子整个人的素质,培养孩子善良的品质。

 



同时,从小学习音乐,还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加强孩子对时间的管理和分配能力、对生活中事物的观察能力、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等等,而这些,都是孩子身上最宝贵的品质,让他在今后的人生中也能受益无穷;

 


音乐是对孩子人格的塑造和培养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月宁认为,音乐教育还是对人格的塑造和培养。通过体会、感受音乐、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让孩子在充满美的过程中,培养孩子富有审美的价值观、让孩子拥有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养成孩子更加完整和完善的人格。



音乐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不同的人听同一段音乐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这也是音乐的魅力所在,更是音乐不可替代的原因。我们的生活中,正是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音乐,才让我们感知到美的存在,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如果您也认同这篇文章的观点,就请点亮文末右下角的“在看”,并把文章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吧!您认为,音乐教育对每个人来说是否重要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说您的看法和理由。










文章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