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屠呦呦这个名字刷满了我们的手机屏幕,电脑屏幕……
每一位国人都因此振奋,骄傲,自豪!
低调!
低调!!
低调!!!
85岁的屠奶奶面对巨大荣誉却大吐苦水:获诺奖这点事,满世界都是我!
但是铺天盖地的报道,蜂拥而至的记者,终究逃不过一两家记者的采访,可是当需要采访封面时,85岁的屠奶奶没有选择站在代表荣誉的奖杯和证书前,而是优雅地坐在钢琴凳上,靠着一架古色古香的钢琴晒出了自己的照片。
钢琴,彰显出一位理工科学家的音乐情怀。
其实,古今中外热爱音乐,具有精深的音乐修养的优秀科学家并不鲜见,并且深深地影响的着他们的科研创举。
在科学史上,不乏科学家创造发明得益于音乐的有趣事例。如:18世纪大数学家拉格朗日,在意大利都灵的圣保教堂聆听圣乐时,萌发了求积分极值的变分法念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由于受音乐理论中泛音振动的频率是基音振动的整倍数的启发,做出了原子跃迁的基频与次频的实验;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受音阶的启示而发现了原子递增的规律从而创造了“八音律”表。至于20世纪两位物理学巨擘“相对论”的开创者爱因斯坦和“量子论”的开创者普朗克的小提琴与钢琴二重奏已成为科学界的美谈。
爱因斯坦从小就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他的母亲让他学小提琴和钢琴,本意在于训练音乐技能,实际上她不自觉地为儿子安排了一个身、脑同步训练的最佳方案。音乐启迪了他的智力,为他打开了通向科学道路的大门。1912年8月的一个早晨,爱因斯坦喝完咖啡后走到钢琴前面开始弹琴,他时而弹几下,时而又停止,记下一些什么,接着他跟妻子说了一声:“我有一个奇特的想法,”然后就钻进楼上的书房,一个多星期未曾下楼。当他下楼时,把几张稿纸在妻子眼前摊开,稿纸上尽是一些奇怪的公式符号。这,就是后来震惊世界的“相对论”。
爱因斯坦酷爱音乐而且造诣很深,在整个科学生涯中,他心爱的小提琴总是陪伴着他。他经常在科学研究的暇隙中坐在钢琴旁弹奏贝多芬的乐曲,或者拉起小提琴,以便消除一下精神的疲劳。他谙熟巴赫、海顿、莫扎特等大师的作品,善于在音乐的演奏中驰聘想象,从而获得灵感的启示。这大大有助于他的科学研究。爱因斯坦说:“在科学思维中,永远存在着音乐的因素,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又说:“我在科学上的成就,很多是由音乐启发的。”
我国许多优秀的科学家也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数学家华罗庚,地质学家李四光以及钱伟长、梁思成等或会演奏乐器,或有很高的音乐修养。在著名的力学家钱学森的心目中不仅拥有一个辽阔无垠的科学世界,而且还拥有一个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在艺术世界里,钱教授对文艺理论、音乐、诗歌、戏剧都很熟谙,其中钢琴为他所深爱,弹奏钢琴是钱教授最感愉悦之事。钱学森的夫人是著名的歌唱家,在中央音乐学院任声乐教授。钱学森、蒋英伉俪各自在科学与艺术领域的杰出贡献,深受世人仰慕崇敬,被称为科学与艺术完美的结合。
《钱学森》钱学森弹琴,夫人唱歌(剧照)
1999年蒋英教授执教40周年,中央音乐学院专门举办《艺术与科学》研讨会以示祝贺。钱老在书面发言中说:“蒋英在声乐表演及教学领域耕耘,而我则在火箭卫星的研制发射方面工作——她在艺术,我在科技。但我在这里特别要向同志们说明:蒋英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这实际上是文艺对科学思维的启示和开拓!在我对一件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往往是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得到启示。总之,在纪念蒋英教授执教40周年之际,我钱学森要强调的一点,就是艺术与科技的相互作用。”
一个严密、完美的创造思维过程,一定是人脑左右两个半球相互协调配合的结果。
因为科学与艺术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具有无可替代的互补性。所以音乐中一串串闪烁跳跃的音符,能激发科学家们的想象力,唤起他们无穷尽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