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博士在中央音乐学院远程学院吉他演奏专业学习期间,问了陈佳迎、陈川老师三个关于练琴的问题:
问题1.一首新的曲子,练到怎样的一个熟练程度可以出去表演或者比赛?
问题2.在上台前的最后一刻,应该练些什么东西?
问题3.独奏音乐会的第一首曲子应该怎样选择?
两位老师是这样回答的:
陈佳迎:关于熟练记忆,总共有两个方向,肌肉记忆和头脑的记忆。在最后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无论是对于现代派的无调性的作品,还是传统的有调性的作品,简单来讲就是两个方面:首先是肌肉记忆,肌肉的习惯和肌肉的基础运动上的记忆首先是要过关的;再一个是头脑的记忆以及头脑的训练。
肌肉记忆大家接触的更多一些,就是练习的遍数,而且是在不同速度下都能够灵活掌握,不是说只会弹快的就不会弹慢的了,也不是必须要从很慢的速度一点一点涨上去才行。真正要进行演奏的时候,大部分人只靠肌肉记忆是不够的,那么主动对头脑进行记忆的训练就非常重要了。比如一首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曲目,你不上手弹,闭上眼睛从最开始的第一个小节,能不能完整地想象出每一根手指按在哪,指法是什么,音是什么。或者只用一只手,只按左手,或只弹右手,这样来进行头脑的记忆训练,也是很多演奏家都推荐过的。如果同时在记忆训练的时候把对于音乐的处理也逐步加入,在脑海中做一个完整的演绎,那将会是非常大的帮助。刚开始做这种训练可能会很不习惯,觉得自己可能一行谱子都完成不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训练,先从较为简单熟悉的曲目开始,一点点让大脑适应这种训练。
柯蒂斯的教授Jason Vieaux,在练习巴赫的曲目时,会故意挑两根琴弦故意定高或定低半音甚至一个音,把有调的曲子变成没调的。这样的话听觉上是没有任何依赖的,然后去考验肌肉记忆和大脑对于指法的记忆。
我有时候也会尝试弹一小节,然后手停下来,用大脑把下一小节想象出来,隔一个小节再上手弹。相当于是我手上弹一三小节,大脑想二四小节。各种这方面的训练要一起并进的。同时在想象的时候要把对于音乐的处理,弹到这个地方要使什么劲,这个音量到哪儿,音色追求的是什么感觉,呼吸在哪儿,完完全全在脑海当中做一个完整的演绎,这个其实是很有用的。
刚开始做这种训练,你会很不习惯,觉得自己可能一行也想不下。我一开始也是这样的,但是这个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慢慢的训练。先从简单的,你很熟悉的曲目开始。就先第一行,你可能今天想一行大脑就已经够累的了。但是几天以后,你半页一页就下来了,这也是一个慢慢的一个习惯的过程。
猪博士与佳迎老师音乐会后合影
陈川老师补充到:在陈志教授教育六十周年的时候,音乐学院要开一个巴洛克专场。我选择的是魏斯的十七号组曲,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我当时为了背谱,我从视奏的第一个音开始就背。因为我会特别快形成手指的肌肉记忆。这曲子如果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弹,一下午肯定就弹完了。但是这个弹完了是相当不瓷实的,脑子是一句都记不住的。用这种方法弹一个月,还是记不住。所以我就用了一种我从不用的方式,就是从第一个音开始,先看一句或看一行,不上手弹,把这一行的指法和音扫在脑子里面,然后再去弹,如果记不下来的时候我再看一眼,但是我绝不会选择看着谱子弹。用这种方法用一个月的时间把这首曲子背下来了。这样你上台会是一个很有底,很有信心的一个状态。
在上台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热身,因为在上台前,你活动手一定是比平时活动手更加难以活动开的,比如你正常活动手半个小时,你上台前至少就要一个小时。如果在在正式上台有比较充裕的时间热身,把手热起来了以后很容易过于享受这个过程,就会有些弹多了,到台上以后容易出现弹一半就会累的情况。所以一旦手提前热起来了,你就要弹半个小时,歇半个小时,直到音乐会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