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最近,陈志教授写了一篇克服万难在中央音乐学院设立古典吉他专业的怀旧往事。这些往事直接间接,或多或少都和大家有点关系,希望大家能通过公众号阅读这篇长文,将读后感反馈在留言处。
一段不得不说,催人泪下的历史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陈志
1985年,我应日本新堀寬己先生的邀请赴日本访问,期间我认识了日本的河野賢先生。河野賢先生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吉他制作家,又是日本唯一的吉他专业杂志“现代吉他”的创始人。在日本吉他界影响极大,是日本吉他界的先驱(日语写的是第一人)前辈。
我和河野賢先生一见如故,谈得非常投机,当他知道中国的吉他事业刚开始起步,就表示会全力支持中国吉他事业的发展。当时日本林欣弘先生的公司就在河野先生现代吉他社的楼下,由此我们也相识了。林欣弘先生非常热情,请我吃了饭,表示也愿意和中国吉他界进行交流。
1987年,我在中国广东省珠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吉他艺术节,河野賢先生马上就邀请了渡邊範彥先生、福田進一先生和铃木巖先生一同自费参加了珠海国际吉他艺术节,是参加艺术节国际友人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代表团。渡邊範彥先生和福田進一先生都是获得过巴黎国际吉他大赛的冠军,在国际上影响巨大。铃木巖先生早年也获得过莫斯科吉他比赛的冠军,他们给艺术节带来了精彩的曲目,让当时的中国吉他爱好者们大开眼界。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还没有一所音乐学院设立古典吉他专业。于是,我竭尽全力设法让古典吉他进入最高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后来我认识了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陈自明先生,院长于润洋先生,副院长刘霖先生。我向他们表达了我的愿望,他们三位都支持我的想法,但是另外有三位音乐学院的领导持不同的意见,于是这事就搁置了下来。
我又找到我所工作的广播吉他乐团的上级,广播艺术团的团长吴炳统先生,他的夫人金爱平是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校长。我又向她做了工作,希望古典吉他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金爱平校长说按规定只有大学有了吉他专业,附中才可以有吉他专业。我就说能不能破格设立呢?金校长说,“除非陈志老师,你能证明你的教学是国际水平,就有可能”。因此,我就想到了让我的学生杨雪霏(当年她12岁)参加1989年第32届东京国际吉他比赛。
由于我们当年的乐器和录音设备都很落后,杨雪霏第一轮的录音参赛就没有通过,我顿时一筹莫展,就找到了河野賢先生请他想想办法。河野先生说,“她既然没有通过第一轮比赛,就不能参加比赛”,我便建议,“能不能让杨雪霏在决赛的两轮中间休息时间弹一首曲子”,河野先生就和组委会商量,组委会同意了,最后让杨雪霏在比赛中间间隙的时候弹了一首“大霍塔舞曲”,杨雪霏表现得非常出色,得到了评委和观众们的一致好评。在河野先生的斡旋下,组委会破例给杨雪霏颁发了一个特别奖。
我就带着杨雪霏的特别奖找到了金爱平校长,同时河野先生又提供了捐款和大批的教学资料。经过一番周折,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终于先设立了古典吉他专业,杨雪霏作为第一个特别生进入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就这样中央音乐学院的大门终于被我打开了。
之后我每次去日本访问,河野先生就招待我住在他的家里,最多时多达5人(我、三名学生,还有我的翻译)。1993年,我的学生王雅梦刚满12岁就正式获得了第36届东京国际吉他比赛的第一名,创造了最年轻获奖者的纪录(至今未有人打破)。
不久,中央音乐学院大学本科也顺理成章设立了古典吉他专业。在以后的岁月里,中央音乐学院的古典吉他专业毕业生以及我学生的学生们纷纷在全国各大音乐学院、各大专院校都建立了吉他的专业,中国吉他事业终于开花结果了。
回想起来,如果没有河野先生无私的、破格的支持,中央音乐学院建立吉他专业不知道要推迟到何年何月!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一段鲜为人知却不能不说的历史。遗憾的是河野贤先生于1998年12月13日因病去世,享年72岁。所幸,我得以在河野先生的灵堂前致以悼念,一遂吾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