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鼓:不只是敲敲打打,更是艺术的深度演绎

发布时间:2024/10/14 16:37:35 来源:沈阳学吉他 发布:刘巍 阅读:


你有没有在街头巷尾,看到一群孩子在架子鼓前齐奏,那气势如虹,仿佛能撼动整个宇宙?你有没有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那些退休老人,敲着抖音神曲,那节奏感,简直让人忍不住跟着摇摆?但作为资深文艺青年的你,可能心里有点不是滋味——这架子鼓,怎么感觉有点Low?



别急,你的感觉,一点儿也没错。这背后,其实是一串串错综复杂的原因。首先,是那些逐利的培训机构,他们为了迅速扩张,可能聘请了一些并不具备专业技术的教师,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但更深层次的,是国内音乐消费者的审美差距大,对打击乐的认知不足。


你以为的架子鼓VS群众眼中的架子鼓


你以为的架子鼓,是像Dave Weckl、Steve Gadd这样的大师级演奏,是Slipknot、Lamb Of God这样的震撼现场。但群众眼中的架子鼓,可能只是简单的Downbeat和Backbeat,只要节奏对了,就认为是好的。


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如果你尝试演奏一些复杂的swing节奏,他们可能就会觉得乱,因为找不到那个“点”。于是,作为培训机构的老板,你面临的选择是:迎合大众,教他们熟悉的“架子鼓”,还是坚持教授技术含量更高的“爵士鼓”?


迎合与坚持:培训机构的抉择


选择前者,可能意味着短期内的快速回报,家长满意,孩子快速上手,朋友圈里满是赞誉。但选择后者,可能意味着长期的投入,严格的教学,孩子的成长周期更长,甚至可能面临家长的不理解和投诉。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的一个趣事。一位女士来到我的工作室,问我是否教吉他。我告诉她,我是职业鼓手,不教吉他。她显得有些不高兴,说外面的老师都能教多种乐器。我解释说,专业的乐手应该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她又说,她孩子的鼓老师太严格,孩子不开心,想转学吉他。这番对话,暴露了很多家长对音乐的无知和短视。


家长的误区:追求速成与证书


很多家长认为,学习乐器能提高孩子的竞争力,但学习动机却往往偏离了音乐的本质。他们不注重提高自己的审美,而是一味追求速成和考级证书。如果孩子一个月内不能上台表演,或者没有拿到证书,他们就认为这是白学。


如何找到靠谱的老师?


如果你是一个对音乐有追求的青年,想要找到一位技术过硬、风格多样的爵士鼓老师,这里有一些建议:


1. 了解老师的背景:了解老师的音乐教育背景和演出经历。


2. 观察教学方法:好的老师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


3. 试听课程:亲自体验老师的授课风格和内容。


4. 查看学生反馈:了解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


结语:提升审美,知行合一


作为“音乐生”的运营者,我欢迎每一位有志于学习爵士鼓的文艺青年。虽然认知和审美的分层客观存在,但通过学习,你可以接触到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


记住,不要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坚持自己的音乐追求。提高审美,知行合一,少动嘴,多练功。在音乐的道路上,你将成为真正的“艺术王者”。










文章评论:

 以下是对 [架子鼓:不只是敲敲打打,更是艺术的深度演绎]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