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歌曲唱得生动?

发布时间:2020/9/20 17:28:20 来源:沈阳学吉他 发布:刘巍老师 阅读:


声乐演唱是最容易接受、最易普及、最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但同样一首广受人们喜爱的歌曲,有人唱得规规矩矩,但效果很一般;有人就唱得精彩而灵动,感染力极强,赢得听众强烈共鸣和热烈的掌声。当然你会说:“有人嗓音好听,有人嗓音一般或不好听啊!”是的,这是一个因素,但刨除这个因素,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演唱者对歌曲体会、钻研之后,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个性化的处理。作词、作曲是对歌曲的一度创作,而演唱者的独特理解和个性化处理,我们称为歌曲的二度创作。


这种个性化的处理有没有原则和底线呢?当然有。那就是不能离开或歪曲词、曲的主题思想,而只能是深度揭示和引申这一主题,或根据自己独特的理解强化,突出和细化歌曲主题思想的某一侧面。至于歌曲演唱处理个性化的实现,是通过歌曲各句、段结构中的速度、力度、音色、表情的选定和变化来实现的。


找出歌曲的三个点


根据我的观察,从很多歌唱家的成功演唱中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就是:找出歌曲中的三个点,或说三个部位。根据这三个部位,在速度、力度、音色、表情上,按照自己独特的理解予以个性化处理,以实现对歌曲内容准确、生动地揭示和表达。


第一个点是高潮点,或称为高潮的部位。一首歌,它的情绪是有发展、有变化的。在陈述、发展之后,情绪必然会达到一个高潮。一个段落内有这个过程。全曲也都会遵循这个过程。篇幅长的歌曲,可能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高潮,全曲有一个总的高潮点。短小的歌曲也有一个高潮。


第二个点是转折点,或称转折部位。当然,一些进行曲或简单地群众歌曲,从头至尾只是一种情绪,也可能存在没有转折点的情况。但多数歌曲,特别是艺术歌曲或歌剧咏叹调,都会有一种情绪到另外一种情绪的转折部位。


第三个点,我称之为静点,即歌曲中情感最为细腻、内心化,最需要演唱者深刻体验、精致表达的部位。这个静点积累的内心情感,通过转折、发展,就成为了高潮部位出现的自然、合理的依据。让我们举例说明。


以《日落西山》为例


第一个例子是抗日战争时期田汉作词、张曙作曲的艺术歌曲《日落西山》。


歌词是这样的:


日落西山满天霞,

对面山上来了一个俏冤家。

眉儿弯弯,眼儿大。

头上插了一朵小茶花。

哪一个山上没有树?

哪一个田里没有瓜?

哪一个男子心里没有意?

要打鬼子,可就顾不了她!


这首歌曲虽然短小,但立意非常新颖。八句歌词中前七句都是写男女爱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只是最后一句的毅然决然的转折,点出了大义凛然的主题:好男儿要放下一切,前去抗日救国。


歌曲的第一部分,即前四句,是一个生动的画面:傍晚时光,太阳虽然已经落到了山背后,但西方的天边被美丽的晚霞映红了。这时一个女子裹在晚霞中,正从山上走下来。歌唱的主人公认出这就是他热恋中倾心相爱的人,是会不离不弃相守一生的伴侣,所以称为冤家。而且她是他心目中最美的人,因此再加上一个定语,用词变成俏冤家。接着,镜头拉近了,开始对俏冤家进行头部、面部的特写:美丽动人的大眼睛和弯弯的眉毛、头发上还插了一朵茶花,衬托出的面庞更加光彩照人。从“眉儿弯弯”到“小茶花”的对头、面部拉近特写的段落就是静点,是主人公,也是演唱者最集中精神、出神入化的部位。演唱这一段落时就应该充满爱意,使用柔和、优美的音色。力度,应该使用中等或中等偏弱的音量。“小茶花”这三字是段落的结束,即为静点中的静点。应该稍慢下来。“花”应该自由延长,可以比谱子上音符的时值稍长一点,渐弱结束。此时演唱者的眼神应该集中,远望,将精神沉浸其中。


从“小茶花”一词唱完,到第二部分开始之前就是此曲的第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时音乐是停顿的,但思绪和感情不能中断。要唱者用思绪和表情来完成这种转折,即:从沉浸在幸福爱情中的状态转变到面对国难当头,必须抛掉个人的一切去抗日救国,上前线的豪气冲天的状态。


第二部分开始的前三句,也即全区的第五、六、七句,“哪一座山上没有树——哪一个男子心里没有意,”是用比兴的手法说明向往爱情是每个青年男子的人之常情。这第三句最后一字,“意”字到最后一句出现之前,又是一个转折,是从说人之常情,到最后一句抛掉对个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决心全力投入抗日战争之间的转折。在“哪一个男子心里没有意”的“意”字延长音到下一句开始之前。必须从思绪到表情迅速、合理地完成这一转折。


最后一句“要打鬼子,可就顾不了她”就是高潮点。这是点破主题的一句,也是情绪最高涨的地方。前面的七句都是为它铺垫、为它服务的。在上一句句尾“意”字之后的情绪转折之处到为唱最后一句而吸气的时候,也就是最后一句感情先现的时候。这时,虽然最后一句还未开始,但大义凛然、毅然决然的表情此时就应该出现了。这样,最后一句的情绪才会非常自然、合理。

最后一句的用声,也必须和前七句,特别是前四句有明显不同。由柔和、爱意的优美音色转变为一种坚定有力的声音和干脆、利落、铿锵有力的语言动作。让观众从最后一句中不仅看到了主人公一个人,而且是天南地北千千万万个爱国男儿、热血青年的形象和心声。


以《老司机》为例


第二个例子是男中、低音独唱演员会经常选唱的歌曲《老司机》,刘中作词、先程作曲。这是一首说唱风格、四段歌词的分节歌歌曲。很多演员唱这个歌都是根据首唱的录音,从头到尾用一个速度演唱,力度也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如果不受首唱模式的限制,仔细琢磨一下,第三段歌词中隐藏着全曲的静点。这第三段词是这样的:


毛主席要检阅这国产大汽车。

那一天外国朋友来得实在多。

欢呼声震得我是啥也听不见呀!

遍地的红旗呀,满天的和平鸽呀!

当时我像听见:毛主席呀把话说呀,

“好同志,好汽车呀!”

乐得我两手乱动忘了掌握舵,哟嚯嚯!

天安门广场上这汽车就扭了秧歌哟!

哎嘿嘿!哎嘿嘿!哎嘿嘿嘿哎嘿嘿哟!


在这一段中,就应该把他在想象中仿佛听到毛主席说话这一情节看做静点,予以细腻的处理。唱到“当时我像听见”时就稍稍慢下来,自己进入想象,也把观众的精神集中起来,使其跟随自己进入想象。“毛主席把话说:好同志!好汽车呀”不但要再慢下来,而且要用弱声演唱,但字要清楚,语气要真实生动。下一句“乐得我两手乱动忘了掌握舵——”就转折到从想象回到现实,音量也放开,进入汽车扭起秧歌的一种幸福、欢乐的状态。


以《歌唱祖国》为例


群众歌曲,如王莘作词作曲的《歌唱祖国》,每个中国人都很熟悉,常常用作队列歌曲,一般情况速度基本不会有变化。但如果一个歌唱家用来独唱,可不可以也能找出一个静点呢?我觉得是可以的。比如你唱最后一段歌词时,第一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不要一般化地唱过去,而是把国旗在空中飘扬的镜头拉近,把“飘扬”这一形象特写一下。从“飘”字就把速度放慢,局部拉宽,再把“扬”字用嘹亮的声音延长,使听众也充分从国旗飘扬的形象中得到一种深刻的感受,进而感动。然后带着充沛的感情,慢速但节奏鲜明地唱出“胜利的”。从“胜利的”后面的“歌声”一词开始渐快,到“多么响亮”的“亮”字完全恢复进行曲的原来速度。这样会取得更强的表现力。


当然,歌曲创作的数量和种类都很多。也不一定每首歌都能够和必须找出三个点。笔者只是为独唱者提供一种可能采用的艺术手段,供大家参考。一切当以为声乐表演取得现场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为目的。


深刻理解歌曲的主题,抓住歌曲中可能出现的三个点,就可以更好地树立起歌曲的精神和灵魂。从而用日积月累的演唱功力实现精彩的二度创作,使演唱产生强大的感染力,使作品焕发出勃勃生机。 



标签:学音乐







文章评论:

 以下是对 [怎样把歌曲唱得生动?]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片